商業巨頭過去總是強調全球化,認為他們已經成功讓世界已經變平了,成為一個地球村,不過這塊平地其實坑坑疤疤,到處都是地雷。本週在瑞士達沃斯(Davos)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主題將會圍繞著這些地雷;彭博新聞今(1/15)刊文分析2023年經濟上的三大起火點:能源、晶片、台灣。
彭博新聞指出,大國之間的競逐邁入新層次,世界經濟版圖正在重新劃分:彭博新聞指出,俄烏仍在歐洲持續熱戰,而美中冷戰升級,選邊站的壓力落在世界其他國家身上。政治領袖正設法制定新的經濟策略,避免天然氣、晶片等重要物資短缺,同時也以自身掌控的資源作為槓桿來平衡局勢。
商界也不得不面對更多劍拔弩張的場域。本週的達沃斯經濟論壇上,主題將離不開這些新出現的地緣經濟風險,有些是以重要商品或市場為中心,例如俄烏戰爭點燃的全球能源安全問題;在政治上,有美國嘗試圍堵中國先進科技的行動;而地理上,最受關注的就是台海衝突。報導列出了從經濟角度而言越來越堪憂、越可能擦槍走火的熱點:
能源是美國與西方盟友在經濟上對決俄羅斯的主戰場。雙方都試圖把能源變成武器,這可能使今年能源市場更加紛亂。
為了壓低俄羅斯賺取戰爭資金的能力,美國和七國集團(G7)夥伴對俄國海運原油實施每桶60美元價格上限。俄國總統普丁已表態,不會出口石油給任何參與價格上限的國家。
俄國仍有自己的買家,主要是印度、中國、土耳其。俄國也可以選擇完全停止出口石油,強力破壞市場,這可能重演去年全球原油價格飆升、導致通膨飆高的局面。
不僅原油,西方對俄國柴油等精煉產品的限制,也將於2月生效。一些西方官員擔憂這可能引發短缺。
俄國關閉天然氣輸歐管道,造成全球供應的一大缺口,雖然歐洲今年的暖冬來得正是時候,天然氣短缺沒有想像中嚴重,瓦斯和電力價格也降低了;但下一個冬天仍會到來,今年各國可能會爭先恐後搶買液化天然氣來源,慢就沒了。
從電動車到彈道飛彈、還有未來人工智慧發展都不可或缺的半導體產業,正在成為全球經濟最重要的戰場。
過去一年來,美國拜登政府採取出口管制等各種工具,防止中國採購或製造先進晶片,並且為美國半導體業推出總額520億美元的補貼計畫,讓晶片生產力回到美國。
美國表示,限制中國獲得先進晶片,是為了防止中國擴大軍事能力;中國則認為這是美國企圖抑制中國經濟能力的手段之一。無論哪種,這都需要美國盟友的參與才有效,而擁有最先進半導體企業的荷蘭、日本,基本上已經同意與美國聯手。
配合美國也是有代價的,半導體廠商或設備商可能會失去廣大的中國市場。中國當然也不會坐以待斃,正在向國內半導體產業投注資金,但有些高端技術可能還是難以複製;若美國再出幾招重手,中國可能會設法報復。
歐美領袖擔憂,新冷戰的下一個前線就是台灣,而且可能變熱戰。
自中共推翻中華民國政府、使國民黨逃往台灣後,中國一直宣稱台灣屬於中國。美國國防部表示,沒有發現中國近期可能攻台的跡象,但預計眾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去年8月訪台激怒中國後,軍演和機艦擾台頻率增加,挳能成為新常態。拜登承諾,若共軍侵台,美軍將會出兵協防,這是他不曾在烏克蘭戰爭上鬆口的事。
除了直接衝突,台海僵局也對全球經濟層面構成風險。作為全球最大晶片製造商台積電的所在地,台灣對全球各種供應鏈都有一席之地,即使台海局勢沒有升級為熱戰,光是中國封鎖台灣,就可能引發巨大骨牌效應。
國際金融協會(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執行長亞當斯(Tim Adams)說,中國對台行動、以及西方可能的回應,是各界都在未雨綢繆的情況,「每間公司都在預想可能會有那些制裁、誰會是美國的盟友」。
各國政府越來越願意把經濟作為戰國策。攻勢而言,這可能代表拒絕對手進入自家市場;防禦方面,意味著在戰略物資供應鏈上,只能信賴盟友,這種想法就稱為「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
但朋友還是可能撕破臉,還是從自己家裡找盟友最牢靠。這就是為何各國都在加強對國內廠商的補貼,離已經產生裂痕的自由貿易正統理念越來越遠。
拜登政府除了斥資520億美元補助國內晶片生產商,也在預算總額4370億美元的氣候應對計畫裡,編列對電動車產業的補助。歐洲對此反應激烈,指責美國採取不公平的貿易手段吸引公司遷往美國,揚言推出自己的補貼策略。
最終,這可能變成一場全球補貼競賽,贏家會是口袋最深的國家,輸家則是國債越滾越大的開發中國家。
尋求美元之外的交易管道以開拓市場的國家越來越多,它們不見得都是美國的敵人,只是因為看到美國政府正在把美元變成達成外交目標的工具。
拜登政府凍結約70億美元的阿富汗央行外匯儲備,防止神學士(Taliban)獲得資金。美國和歐盟也正千方百計要沒收價值約5000億美元的俄羅斯外匯儲備,打算用來重建烏克蘭。
其他貨幣想要取代美元成為國際儲備貨幣,可能需要非常多年。去年俄烏戰爭爆發之初,美元大漲,避險地位不證自明。從各國央行外匯儲備道大宗商品貿易,都是以美元為基礎,沒有其他明確的替代方案。
儘管如此,在中、俄、伊朗、甚至與美國關係更好的印度及阿拉伯灣油王國家之間,仍在尋求避開美元的貿易方式。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月訪沙烏地阿拉伯,有關以人民幣計價進行油氣貿易的討論便甚囂塵上,可能是個徵兆。
將美元武器化,對美國和盟友是把兩面刃,因為可能使美元在國際市場上的支配能力減弱,而這正是美元之所以能發揮制裁效果的根基。一旦非西方盟友的經濟體達成協議一起封鎖關鍵商品,美國和其盟友也可能要面對更高漲的通貨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