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發給阿格斯提尼、克勞斯以及呂利耶三名科學家。取自諾貝爾官網
2023年諾貝爾物理獎今(10/3)日公布,由3位學者以阿秒光脈衝技術獲得殊榮,讓人類得以在阿秒(註)的極小時間尺度下觀測電子運行。中研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溫昱傑則表示,在此時間尺度下只有電子在移動,其他物質都是暫停的,能單純、乾淨地觀察電子的特性,此技術能幫助人類理解跟操控物質裡電子的行為,像是半導體開發就會涉及電子在材料裡的轉移等作用,所以如果可以更瞭解,也有助於讓半導體等電子元件的製作更進步。
註:阿秒(attosecond)為時間單位,指1秒的10的-18次方,或0.000000000000000001秒。
2023年諾貝爾物理獎今晚揭曉,由美國物理學家阿戈斯蒂尼(Pierre Agostini)、匈牙利-奧地利物理學家克勞斯(Ferenc Krausz)、法國-瑞典物理學家呂利耶(Anne L’Huillier)共獲殊榮,以表彰他們的實驗發現了阿秒尺度的脈衝光,並證明透過這些光脈衝捕捉電子移動的瞬間。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今也舉行記者會,邀集相關領域學者解析此次結果。清華大學電機系副教授陳明彰說明,眨個眼睛是毫秒,1秒的10的-3次方,奈秒是1秒的10的-9次方,飛秒得則是-12次方,可見得阿秒非常快速,人類歷史上雷射問世後,脈衝光的速度很快就進展到奈秒,接下來有段時間一直卡5-6個飛秒,此次三位得主的貢獻,是把人類最短的脈衝從10-5個飛秒,壓縮到200阿秒,人類才可以清楚拍攝到電子運動的影像,所以是在人類歷史開設新的時間極限能力光源。
陽明交大生醫光電所助理教授賈世璿進一步解釋,就像拍照時需要相機快門,快門時間越短,才能拍到移動越快的物體,脈衝寬度就像是快門,因此過去科學家不斷想突破快門極限,而電子繞氫原子軌道運行的速度,大概是150阿秒左右,所以要看到這麼快的行為就需要這樣的快門,所以這就是為何重要。
陽明交大電子物理系教授羅志偉則表示,這個研究領域可以稱為超快光學,分別在1999年、2005年、2018年,以及今年的阿秒光脈衝,廣義來說已經拿下第4個諾貝爾獎,歷年得主的研究在發展上都互有關連,阿秒光脈衝的技術一來就是可以用光源來操控相機,應外也可以拿這個雷射來操控絕緣體變導體。
羅志偉進一步解釋,在材料學領域來說,電子、聲子、自旋3個就像電影主角,彼此的作用力造成材料的不同特性,這在現代工業運用很重要,可以把本來不導電的絕緣體,在雷射作用下那瞬間變成導體,可以用這個雷射去操控現在所知材料的物質特性,讓材料運用有新的可能性,可以做高速的電晶體跟電子元件,也許還可以取代ASML幫台積電做的曝光激光源。
中研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溫昱傑則表示,在阿秒的時間尺度下,基本上所有物質的組成都是凍結的,可以在其他物質都暫停的情況下,單純、乾淨地觀察電子的特性,此技術開發後,很大用途部分是幫助人類理解跟操控物質裡電子的行為,像是半導體開發就會涉及電子在材料裡的轉移、電子跟電磁的屏蔽跟散射的作用,所以如果可以更瞭解電子的交互作用跟行為如何受環境影響,可以幫助材料科學跟自然科學,未來也有助於半導體等電子元件的製作更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