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油佈局氫能轉型!李順欽:年底引進國內首座移動加氫站

    2023-10-16 16:14 / 作者 鄒秀明
    中油董事長李順欽分享中油轉型氫能的目標,探討氫淨家園的發展現況與前景。主辦單位提供
    台灣中油積極尋求綠色能源轉型,董事長李順欽今天表示,氫能是達成淨零碳排的必要路徑,中油被賦予氫能供應者任務,將配合氫能載具,年底引進國內第一座可移動式加氫站設備,也正在評估小型製氫工廠,搭配碳封存產製「藍氫」;待未來國際綠氫運輸技術商業化且台灣氫能普及,再進口「綠氫」。

    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暨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今天舉行展前記者會,並由李順欽發表專題演講。

    李順欽表示,2050 淨零碳排(Net Zero)已成為全球共識,國際能源署預估氫能在 2050 全球整體能源占比達 13%才能達成淨零;氫能也被國發會列為台灣淨零轉型關鍵戰略之一,預估氫能在 2050 台灣電力能源占比約 9-12%。台灣中油則被賦予氫能供應者的任務。

    至於如何創造未來氫氣需求?他表示,美國能源部評估氫氣用於中重型車輛的接受度高,因此從載具切入氫氣應用較符合經濟效益,另依工研院建議,短中期以氫能載具及工業低碳化應用為主,而台灣中油短期目標就是引進符合未來氫能載具需求的加氫站,可協助台灣跨出發展低碳氫能載具的第一步。

    氫能分為「灰氫」、「藍氫」、「綠氫」,目前中油已具有製程能力,即利用石化天然氣將水(H2O)重組製氫。藍氫則是搭配二氧化碳捕獲、封存,產生低碳的氫氣;綠氫則是透過再生能源電解水來製氫,製程中幾無碳排。

    李順欽表示,現階段中油正進行加氫示範站實證規劃,擬於112年底引進國內第一座可移動式加氫站設備,透過符合 ISO 規範的加氫站及氫氣供應,進行氫能車加氫服務先期示範驗證,藉此加速氫能載具應用。

    至於藍氫示範計畫,台灣中油也正評估小型製氫工廠,搭配二氧化碳封存計畫,以天然氣為進料,透過重組製程產製藍氫。

    談到未來綠氫供應模式,他指出,目前氫氣輸送方式多為液氫、液氨和MCH,國際上也有許多氫氣輸送示範計畫,將持續觀察各技術發展及驗證結果;台灣應優先聚焦在低碳氫,未來國際綠氫運輸技術商業化且台灣氫能普及達到商業規模,再進口綠氫。

    針對台灣氫能發展的挑戰,他指出,低碳氫氣標準、法規及政策補貼需更完善;低碳氫氣產業需要合適土地,如 CCS 場址、氫接收站等,需進行長期土地和基礎設施規劃;同時向民眾宣導氫氣減碳效益及氫氣安全,以爭取認同。
    台灣中油擬於 112 年底引進國內第一座可移動式加氫站設備。中油提供
    鄒秀明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