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科技巨頭和AI還未泡沫! 外資:沒有估值風險但問題出在集中度

    2024-09-07 06:30 / 作者 陳俐妏
    紐約證券交易所景象。路透社資料照片
    AI霸主輝達從財報公布後走跌達10%,AI熱潮似乎也告終!但美系外資出具研究報告顯示,對比過往幾次泡沫時期,科技股和AI尚未成泡沫,估值處歷史合理區間,AI的回報率也並不令人擔憂,目前問題是科技7巨頭占到標普總市值的27%,高度集中化是前所未見,需透過多元布局分散風險。

    美系外資指出,2008年金融危機結束以來,科技一直是全球股市回報最重要的驅動力,獲利表現超越媒體、電信等其他主要產業。數據顯示,2008年以來,全球科技產業的每股盈餘(EPS)成長高達400%,而其他產業的平均增長率僅為25%。

    歷史經驗多證明,投機時期背後的技術被證明是具有變革性,將帶來重大的二次創新、新產品和服務,但市場對新技術的興奮也會演變為過激的熱情,這可能將導致投資泡沫。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在1825年至2000年間推出的51項重大科技創新樣本中,73%的案例中股價存在明顯泡沫。

    報告指出,目前AI產業的估值遠低於近代其他泡沫時期的典型估值,包括1970年代初期的Nifty 50泡沫化時代、1980年代末的日本泡沫,以及2000年的科技泡沫。

    在科技泡沫的鼎盛时期,TMT(Technology,Media,Telecom) 等高科技、電信業等產業鏈接起來的新興產業。TMT股的資本支出和研發費用占運營現金流(CFO)的比例超過100%。而目前TMT股相關比例僅為72%。

    資料還顯示,目前美股科技7巨頭的本益比和企業價值(EV)/銷售額的中位數也僅為2000年科網泡沫時期前7大公司的一半,並且,當前占主導地位的公司比科網泡沫期間占主導地位的公司利潤更高,資產負債表也更強勁。

    但美系外資點出問題所在,儘管目前科技巨頭的估值還不及其他泡沫時期,但市占率卻是幾十年以來最高的,占到標普總市值的27%,是史上前所未有高集中度。

    雖然占主導地位的公司絕對回報率仍然不錯,不過,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消失,如果投資者買入並持有優勢公司,而其他成長較快的公司出現並跑贏大盤,則優勢公司的回報通常會轉為負值。

    陳俐妏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