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國泰金二度受邀倫敦證交所  總座釋能源轉型三路徑

    2024-06-27 11:23 / 作者 陳俐妏
    國泰金控
    永續金融助攻,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昨(26)日親赴倫敦證交所參加「氣候投資高峰論壇」(Climate Investment Summit)擔任「能源轉型:成熟能源技術的商業案例」之與談人,為近十年來全球氣候解決方案的關鍵指標性峰會,分享再生能源投融資、再生能源創新合作、核心職能創新服務案例。

    國泰金成為台灣首家二度登上倫敦證交所的金融業,更扮演歐美與亞洲溝通能源轉型議題的橋樑,象徵台灣金融業對能源轉型議題投入與成果,備受國際矚目。

    李長庚在會中指出,亞洲是全球電力需求增長的主要來源,且仍舊高度依賴化石燃料;東南亞各國政府應持續提升政策穩定性並加強基礎建設,同時善用擔保或混合金融等金融工具,改善新興市場資金成本及投資風險問題,並重視勞工就業等公正轉型議題,以確保能源轉型的成功。

    國泰金控是亞洲第六家通過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倡議組織SBTi(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審查的金融機構,成為台灣再生能源的重要推手,目前2023 年再生能源使用量達1,795 萬度,且截至2023年底,低碳投融資金額共計3,305億元新台幣

    談及國泰金推動再生能源發展,李長庚提出三大路徑。首先,「推動再生能源投融資」,截至2023年底,國泰再生能源投融資金額合計達633億元,且投融資太陽能裝置容量達1,504MW。國泰世華銀行承作台灣首件太陽能及離岸風電融資;國泰人壽則是台灣首家成立太陽能專案投資公司「國泰電業」的壽險業者,利用農業部宣告不利農耕之土地開發再生能源,促進國土活化與再生能源的雙贏、提升發電量。

    其次,「再生能源創新合作」。國泰電業以系統性思考農電共生,創建可標準化、規模化推行且永續循環的農電共生模式,因此與政府合作,在嘉義大林展開「薯光計畫」農電共生實驗,規劃牧草與光電共生,同時避免農電共生傷害本土農業,此外,畜牧排泄物可做沼氣發電,餘渣又可做有機肥,促進台灣農業平衡與循環經濟。

    第三,「核心職能創新服務」。國泰證券與國泰金控數數發中心區塊鏈團隊合作開發證券型代幣(STO)商品,為台灣首檔STO,發行方案為6年期債務型 STO、年利率 3.5%;由於中小企業承租戶難以單獨購買綠電,身為全台最大商辦房東的國泰人壽,以房東身分統一購買與分配綠電,幫助其更有效率取得綠電,扮演縮小再生能源供需差距的關鍵角色,於2023年共計新協助18家企業,轉供1,349萬度綠電。

    國泰金控暨子公司將於7月3日舉辦「國泰永續金融暨氣候變遷高峰論壇」,聚焦淨零解方和永續金融,邀集國內外重量級永續領域專家學者與標竿企業,如國際氣候組織能源總監Sam Kimmins,一同分享永續前瞻觀點及產業實務,引領台灣企業加速氣候行動,讓世界看到台灣產業淨零的實績與決心。
    陳俐妏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