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國發會審議通過農田水利跨域整合永續發展計畫 把「水資源」的餅做大!

    2024-02-26 18:25 / 作者 戴嘉芬
    國發會審議通過農業部提報之「農田水利跨域整合永續發展計畫」,以留住水資源為主要目的。資料照
    國發會今(2/26)審議通過行政院交議之農業部「農田水利跨域整合永續發展計畫」,此計畫為期四年,從114至117年止,計畫總經費為212億元,以「把水留住,灌溉大地」為願景,務求達到農業永續發展的目標。全案將陳報行政院核定。

    農業部農田水利署署長蔡昇甫在國發會記者會表示,台灣年降雨量平均2500公厘,是全球各國平均的2.6倍,但台灣地形特殊,山高坡陡流急,每年豐水期和枯水期雨量懸殊,導致60%流入大海,反而變成世界上的缺水國家之一,十分可惜。

    蔡昇甫進一步指出,這幾年由於氣候變遷,極端氣候事件不斷發生,且強度、頻率都在提高。而台灣近年旱澇加劇,強降雨頻率增加並拉長週期,來自環境的挑戰也愈來愈大。

    不僅如此,台灣的農業環境也在改變,包括從農人口高齡化,女性務農比例提升,因此,省力操作、智慧化管理、多樣化作物發展顯得格外重要。

    蔡昇甫表示,在上述背景之下,農田水利署提出「農田水利跨域整合永續發展計畫」,願景就是把水留住,灌溉大地。實際採行策略包含蓄豐濟枯、引水廣佈、智慧灌溉、取清防污及永續共好等5項。

    此計畫預計117年底完成。屆時可強化台灣對氣候變遷的調適能力,碳排減至15%以上,讓灌溉效率更高,灌溉水質提升,進而維護國產農產品食用安全,並以智慧精準灌溉降低經營成本,藉由保育生態環境並促進環境永續。

    有媒體問到,在此計畫之下,多餘的農業用水未來是否可直接移轉給民生或工業使用?蔡昇甫則指出,這牽涉到區域別、時間別和水源別3種變因。從台灣一年整體用水量來看,農業用水佔7成、民生2成、工業用水1成。

    若從區域別來看,東部農業用水佔90%,北部農業用水僅佔36%。但以現今技術而言,東部用水很難移到北部使用。而農業用水在豐水期、枯水期的比例也不盡相同,實際作法是趁豐水期取用,並將多餘的水入滲到大地,缺水時再把它取出使用。

    再談到水源問題。70%農業用水來自河川引水,至於民生、工業用水多來自於水庫。蔡昇甫強調,這項計畫的重大影響是把60%川流入海的水進行取用,將整體的水源變大,把餅(指水源)做大之後,就有餘裕去支援民生、工業用水,農業用水則不受影響。

    蔡昇甫指出,在傳統觀念裡,興建水庫是蓄水最快最直接的做法。但在時代潮流之下,興建大型水庫會對環境造成一定衝擊,台灣要在短期內興建新的大型水庫並不容易。而台灣農田遍布全台,可以興建很多小型埤塘或蓄水設施,甚至改變新的灌溉方式,都有機會將豐水期的水保存下來,等到枯水期就有足夠的水可用。

    他也提到「還能做區域的連結」,例如嘉義和雲林之間,在北港溪進行串接工程,就是區域間的調度,也能把餅做大。

    這項「農田水利跨域整合永續發展計畫」制定12項具體工作,包括提升推廣水圳歷史文化、應用智慧水質監測技術以保護灌溉水質、多元推廣放流水再利用、設置小水力發電設施以兼顧灌溉及發電功能等跨領域項目等。

    計畫推動後可強化氣候變遷調適能力、確保灌溉用水品質及穩定、維護農產品食用安全、改善農業生產環境、維護農民用水權益、降低農業經營成本、降低碳排放量、減少對傳統能源依賴、保育生態環境及維護生態多樣性。

    另依據農業部農田水利署「捐款植樹養護行政流程」,規劃圳旁隙地為農業永續ESG場域,公私協力共同營造水圳植生綠廊以達綠色植物自然碳匯效果。而於計畫執行方法亦持續導入「以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包括重力供水、精準灌溉、適量引水確保生態基流量、就地取材、減碳工法等,以保護自然並維護農業生產,並加強推動農田水利設施調蓄水源,以因應氣候變遷下淹水與缺水問題。

    戴嘉芬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