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選後房市建言】都更不卡關擴大供給面 新青安+催生讓補貼一箭雙鵰

    2024-01-14 07:00 / 作者 徐筱嵐
    在高房價、高利率時代,新政府如何保障民眾的居住權,讓所有人能「適所安居」,成為新挑戰。廖瑞祥攝
    總統大選結果塵埃落定,房市利空出盡,接下來就看新政府如何在高房價、高利率的時代,能逆風落實「適所安居」,學者和專家都認為,政府陸續祭出打炒房政策,下階段著重在落實面和供給面,堅持依法行政,才能進一步擴大「住」和「租」的供給面,另在補貼措施融入「催生」政策,如育有第二胎子女,加碼房貸利率或頭期款補貼,增加更多誘因解決少子化問題。

    打炒房、限貸令輪番為房市踩剎車 下一步往哪走

    過去八年,除了社會住宅陸續在全台遍地開花,為了協助租屋族減輕負擔,政府推出為期4年的300億元「擴大租金補貼專案」;另在購屋方面,先祭出房貸支持3萬元補貼,接著有「新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降低房貸利率、拉高貸款金額和貸款年限。

    為了遏止炒房歪風,央行自2020年起,五度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對自然人、公司法人和建商一網打盡;被稱作史上最強打炒房的《平均地權條例》新制上路,包含限制換約轉售(紅單轉讓)、私法人購置住宅採取可制等;另外,2017年上路的房地合一稅2.0,納入預售屋買賣,重稅閉鎖期延長至5年;即將於今年7月上路的囤房稅2.0,要讓囤房大戶、有大量餘屋的建商釋出空屋…

    學者:政策打到痛點 但不能治標沒治本

    大選結果出爐,不論是誰當選,如何讓民眾住得起也買得起,成為新政府的挑戰。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教授陳建元認為,不論從管理面、金融面到財稅面,推動的各項改革確實都是為了健全房市,只能說「執政都有包袱」,想照顧各行業、各地區,很難進行大開大闔的改革,以社會住宅為例,要在全台大量興建確實不易,但細看部分社宅的地點,位置在人口淨流出的地區,應該要鎖定雙北、桃園、台中或新竹等人口密集度高的區域,看似治標卻沒有治本。

    陳建元表示,觀察近年政府推出的不動產政策,在去年7月正式上路的《平均地權條例》是最有打到痛點,包括限制私法人購置住宅,以及限制預售屋紅單轉讓,讓去年初的房市出現衰退,以台南市為例,先前確實是投機偏高,後來轉為賣壓沉重,就是很明顯的案例。

    都更不只保障居住安全 從「供給量」到「質變」的過程

    陳建元建議,政府要回到供給面來思考房市問題,為了解決土地供給不足問題,加上國內老舊房屋問題嚴重,推動都市更新有其必要性,但受到的抵抗力越來越強,有不少都更釘子戶、都更蟑螂問題卻難以用公權力執行,使得都更停滯不錢,更進而推升土地整理成本。

    儘管危老看似推動較無阻力,陳建元直指,危老只是「小針美容」,更直白地說就是「改建」,但都市更新的目的是大面積的是區改造,並提升建築物的公共安全,況且,一旦進行危老重建後,住戶要再加入都更的意願更低,反而加重整合的困難度,對增加土地供給或住宅供給並沒有實質助益,這部分「政府該拿出魄力執行,不能過度鄉愿」,過度遷就少數所有權人的權益,恐怕造成整體更大損失。

    無感、有感僅一線之隔 社宅要加快解決租屋需求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則說,綜觀現階段推動的不動產政策中,最讓民眾有感的應該是300億元「擴大租金補貼專案」,補貼金額直接進入帳戶,對於荷包不無小補;反倒是社會住宅,因多數仍在興建中,民眾必須要搶抽籤,想租也租不到,相較之下較為無感。

    何世昌表示,租金補貼跟社宅其實是一體兩面的政策,租金補貼確實讓租屋族有感,只能帶來短暫的效益,還有可能流入房東口袋,欲長期實施,政府得要審慎評估財政情況;若以效益來評估,同樣的金額,若能挹注在社會住宅,只要興建完成就能增加租屋市場供給,且一次提供給數十組的民眾進住,資源輪替效應較佳,只是等待期較長。

    專家:新青安納入催生政策 有感補貼再進化

    至於限貸令帶來的效應,何世昌分析,限貸令立意良善,降低降商資金槓桿,管制房市風險降低,也避免銀行對不動產放款集中度過高,只是對大型建商並未帶來影響,反而擠壓中小型建商的生存空間,此部分對民眾不見得有利,畢竟中小型建商多走房價平價路線,經過五波持續限縮,目前平價產品在市場上快速消失,擠壓到換屋族空間,未來民眾在房市的喊價空間變少。

    新青安房貸也是民眾超有感政策之一,何世昌建議,既然補貼是解決催生的有效方式,政府不妨結合催生政策,讓補貼更有感,不論是購屋利率補貼或頭期款補貼,不如推出一舉兩得的政策,生育第二胎家庭的利息補貼加碼或補助一定額度的頭期款,生育越多補助也越多,同步解決少子化問題。
    徐筱嵐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