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大直區發生公寓大樓傾斜及下陷工安事故,下陷的大樓建物嚴重龜裂。台北市攝影記者聯誼會提供
台北市中山區「基泰大直」建案深開挖施工不慎導致周圍民宅塌陷,不但「挖出」了現有建築工地在較為軟弱土層地質開發,從鑽探、工法、監測的品管流程是「不堪一擊」,也凸顯大地工程被長期忽視或僅剩形式的審查程序問題。「在軟弱黏土層區域進行建築物興建,真猶如重症病人上手術台,稍有不慎就會發生意外,更何況四周都是老舊鄰房,鄰房5層樓重量和其下方土壤的基礎承載力相差不遠,幾乎所有不利工程的地質狀況,都讓基泰大直這個開發案遇到,加上工程設計又無結構外審,也無地質敏感區審查,所有覆核機制全閃過,工程風險就完全交給老天爺了。」
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理事拱祥生點出大直宅塌災害「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的問題,由於今年接連發生重大的建案工地造成的鄰宅塌陷、道路天坑等災害,許多縣市政府陸續針對地下開挖階段工地,要求進行勘查,並委請專業技師公會協助辦理,但專家認為這都只是救急之策,長久之計,應該從源頭落實機制。
目前《建築法》及相關法令規範,設計由技師和建築師簽證,營造廠有主任技師,建築師事務所派人監造,監測計畫有專業廠商設置與解析數據,監測資料有營造廠與設計監造單位檢視,建物超過50公尺要結構外審,政府單位只負責行政程序把關,這些看似都有明確權責,依據《建築法》以及相關法令規範處理,但到底哪些環節可能會出現漏洞?
「地質鑽探如果沒有做好,依據鑽探結果所做相關擋土工法及設計就會有問題!」陽明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副教授單信瑜指出,不同地質條件包括土壤性質、地下水位高低、地下水位季節性變化都會影響開挖設計,大地技師是最熟悉土壤狀況,但是現有法令並沒有規範鑽探必須由專業技師簽證,做擋土設計也不需要技師簽證。
大直宅塌釀7棟危樓,無人機升空拍坍塌第3天,基地地下室灌漿已填平。台北市消防局提供
漏洞一:鑽探不用交由專業技師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兼任教授周南山也指出,
很多建商沒有重視技術問題,顧問費用給的非常少,全權交給建築師負責,其中建築師又拿了大部分費用,將深開挖交由負責耐震設計的結構技師,鑽探可能只剩幾萬元,大地技師不太可能賠本在做,最後只好交由下游營造廠商做。面對地底下看不到的地質材料(土壤與岩石)既非均質又與地下水互制,工程科技上對其掌握程度,已遠低於人造材料的鋼筋與混凝土等結構工程,拱祥生指「這猶如一門藝術,高度依賴經驗與工程判斷」,卻常被忽略專業的重要性。
即使鑽探及分析是由大地技師負責,
周南山點出另一個問題是業主為省點錢,會將監測另行發包給小包,而未交由原鑽探及分析的大地技師負責,這情況會造成原分析設計單位沒有審閱監測數據的機會,在大家都不內行的情況下,無人能做出專業的判斷,而喪失立即處理的先機。拱祥生以醫生幫病人開刀比喻建案工地監測的重要性,建案開挖施作的同時,就跟醫生為病人監測血壓、脈搏一樣,不只要有基礎數據,也要有合理的預測基礎值去比對,只要哪個環節出問題,就應該先停止作業做處理、補救。
漏洞二:監測交由工地主任自行判斷根據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的《建築物基礎施工災害監測系統配置基準之研究》,建築物監測管理基準的安全性,依照是否達到注意值、警戒值、行動值分為4種安全性的區間,其中超過行動值代表監測值已超出容許界限值,工地變化遠超過設計預期的範圍,已經屬於不安全,必須全面停工。如果是超過警戒值代表安全性降低,也要找出監測值超出預期的原因,研判安全性,預測後續變化,並預先採取應變措施及加強監測。
「基泰大直」建案被台北市議員踢爆在事發的40多天前,就已經超過警戒值,雖然還沒有達到需要停工檢視的行動值,但是依據目前相關資訊,並未採取相關應變措施及加強監測。
「地質不穩定造成民宅出現裂縫,但有裂縫已經是最後階段,施工前中期,針對地質的分析和觀測才是重點,老天已經給警告了,但無奈還是錯失良機。」拱祥生感慨說。新建建築物監測管理基準
單信瑜說,開挖時常常造成鄰損,但通常只是因為擋土壁有些變形,旁邊的地表下陷,鄰房就可能龜裂、傾斜,這很常見,但是,也不會因此排除後續更嚴重狀況的可能,所以更應該檢視監測資料,提高監測資料檢視與分析的頻率,現況不是自動連續監測,可能監測項目是一週或一個月做一起,這時就要增加監測項目與點位,做回饋分析,調整設計參數。真有必要,就可能要提出改善方案,具體提高安全性。
「監測應該委託原本規劃設計單位做分析判斷,但是問題癥結在於建商也想省這筆錢,都是由交由工地主任決策判斷,但是工地主任雖然有經驗,卻對相關地質學理不懂,工地主任希望盡快完工,蓋起來就好,膽子很大以為可以應付所有場面,結果就容易出事。」周南山指出問題癥結。單信瑜呼籲,現況的建地工程監造都是針對結構體,地下開挖這種「假設工程」,跟搭鷹架一樣都沒有監督或監造機制,呼籲未來對於一定規模的深開挖工程,例如開挖8到10公尺深以上,要有完整施工品管、監工計畫,施工監測訂定了警戒值、行動值,必須有確實具體作為構成的對策,才能減少未來再出類似狀況,落實施工過程的風險控管。
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呼籲,在所謂工程的全生命週期中,從思案(評估)、計畫、設計、施工、監造……,每一階段均影響該工程之品質,現在各個地方政府都邀請相關公會提供專業能力,給予工地技術指導與建議,但終究僅是救急之策而已,政府應該制定一套機制,在工程之全生命週期中的各階段,均應借重專業技師的專業能力做諮詢研議,或協助審查,才能把各階段的周延性提高,缺失降到最低。
新建工地監測項目之監測最小頻率建議
漏洞三:結構外審忽略深開挖及防災議題以目前現有機制,建案工程唯一有外部審查,是因為地震頻傳,為了加強建物結構安全,2001年《建築法》修法規定,若建物超過50公尺以上,或位在坡地、特定地區地質敏感地區者,都需要另外在結構外審,由於審查時間大約得耗時1至2個月,因此不少建商像是這次鄰宅塌陷的基泰建案,就會稍微低於50公尺做迴避。
周南山說,只規定50公尺(約14樓)以上建築結構才需外審,並不合理,過去震災中倒塌的東興、維冠等建物均未超過50公尺,目前《水土保持法》規定水保計畫一律需經過外審,比水保計畫更與人民生命財產息息相關的房屋結構審查,却有很多漏網之魚。中華民國大地工程技師公會理事長
施志鴻指出,外部審查機制還有個很大問題是,目前結構設計或外審制度大多只重視耐震、耐風、梁柱版構造等「永久結構」的設計與耐震施工督導,而忽略了土岩地質水文及基礎工程的「大地工程深開挖及防災議題」。以台北市為例,訂定的《臺北市建築執照申請有關特殊結構委託審查原則》,除了中央規定的50公尺高度以外,另針對地下層開挖之總深度(含基礎)在12公尺以上,或地下層開挖超過3層之建築物,及建築基地位於信義計畫區、基隆河(士林段)新生地、北投區公館路沿線、士林蘭雅地質敏感地區等,或山坡地形的建築基地規劃基地地面在3個以上者,也要辦理結構外審,可是建築結構外部審查中常只有委託單一審查單位,其中常只有1名「大地工程專家」參與審查,並無法全面反映建築深開挖的防災問題。
也因此,像是今年上半年發生的信義區建地造成祟德街湧砂湧水的天坑事件、或是竹北豐采建地造成的特斯拉墜坑事件,都是有辦理「結構外審」,卻因無法掌握複雜的外部地質水文環境及基礎工程問題而造成嚴重的災變。
施志鴻說,已知心臟有毛病,你還會去醫美診所,或掛家醫科或骨科門診嗎?目前單一單位審查,且審查委員同質性極高的機制下,僅處理了永久建築結構這部份,而忽略岩土水文條件及大地基礎工程的意見及相關檢討才是問題癥結。
台北市建築物結構外審制度及問題
擔任審查委員的周南山也贊成應該增加大地工程實務背景的審查委員,現有規定雖然5位中要有1位具有大地工程背景,「但是大都跟我一樣都是學界人士,應該要有實務經驗的人參與審查,問題才會看得更透徹、更完整」。
周南山感嘆,這次事件凸顯了攸關數百名鄰房生命財產安全的深開挖分析長期被忽略,
「大部分的建設公司重行銷而輕技術,寧可付出總價4%的行銷費用予行銷公司,而不願多花建造成本的1%在危險度最高的結構耐震和深開挖設計,非常短視」,在層出不窮的天坑及這次大直宅塌案應該讓建商記取教訓,省小錢的結果,不只可能遭致損失數十億以上的賠償,公司的商譽也會因而破滅。更重要的是,建築管理應如同藥品管理和食安管理,民代及政府必須訂定更嚴格興建及審查建物符合最低安全標準的義務,人民因著信任政府核發的建築執照和使用執照而花一輩子的財力購屋置產,政府卻放棄對建築物該有的監管責任,不去訂定完善機制,豈不失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