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於今年7/1實施新版《反間諜法》,規範範圍包括外籍人士,學者分析目的維鞏固政權。路透社
中國於今年7/1實施新版《反間諜法》,擴大「間諜行為」、「關鍵訊息」認定範圍且標準不明,再加上外籍人士也受規範,引起國際高度關注。對此,台北海洋科技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吳瑟致表示,中國如此做法不只強化中共對內控制能力,更解構中國社會對外連結,為的就是維穩中共政權,台灣須嚴肅看待《反間諜法》衝擊,民眾欲前往中國也須評估風險。
吳瑟致於陸委會7月發表的「大陸與兩岸情勢分析」表示,新版《反間諜法》擴大「間諜行為」認定範圍,規範對象包括中國民眾及外籍人士,如今在中國,可能只是沒有意識的拍照行為,或是尋常攀談聊天,都有被中共認定是「間諜行為」,畢竟是中共說的算,再加上中國缺乏透明的司法體制,地方官員有可能因為「寧左勿右」濫捕。
吳瑟致認為,《反間諜法》不只強化中共對內的控制能力,更解構中國社會的對外連結,藉此維穩中共政權。他深入分析,新版《反間諜法》,顯示進入「二十大」後習近平強化對內控制,他認為,此動作也會反應在中共對台政策,「尤其國台辦以「大交流」作為今年兩岸政策基調,而中共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也在今年的「中共對台工作會議」上強調「要逐步恢復、擴大兩岸交流」。
吳瑟致指出,新版《反間諜法》再加上現行中共對台軍事恫嚇與「台獨頑固份子」、「間諜」、「分裂國家」、「顛覆政權」等治罪,明顯表示台灣民眾前往中國的人身安全風險攀升,呼籲台灣政府應該針對赴中國可能出現的風險透過各種管道進行宣導,並與西方國家共商因應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