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執行長 賴怡忠。陳品佑攝
政大台史所教授李福鐘今(7/30)在「李登輝百年誕辰紀念新書發表暨學術討論會」指出,前總統李登輝在任期間曾主張「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但因為權謀的考量,常常會發表不符合自己想法的論述是「心口不一」。對此,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執行長賴怡忠則認為,當時國際環境對台嚴峻,李登輝是迫於外部環境的選擇。
國史館與李登輝基金會合辦「李登輝百年誕辰紀念新書發表暨學術討論會」,回顧台灣民主政治的發展。政大台史所教授李福鐘發表〈李登輝總統兩岸關係論述的演變〉專題報告,他說,李登輝繼任總統後,有很長一段時間有關台海兩岸問題的公開說法是「中國必將統一」、「台獨不可行」、「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直到1993年之後,李登輝才開始公開主張「中國分裂是事實」。
李福鐘表示,此一論述的轉變,最直接依據來自於1992年8月1日由「國家統一委員會」所通過的「關於『一個中國』的涵義」文本。依據這一文本,1949年後「中國處於戰時分裂之狀態,由兩個政治實體,分治海峽兩岸」。然而李登輝在此後多次公開講話中,逐漸以「兩個國家」概念置換「兩個政治實體」,並以南、北韓及東、西德的分裂狀態形容台海兩岸關係。
另外,1990年代上半葉因為台北與北京之間多次的準官方會談—包括1993年4月的辜汪新加坡會談,李登輝被迫不能再簡單強調「一個中國」,以免在兩岸會談中淪喪國家主權,因此逐步向「一中一台」模式靠攏,這也是1999年7月藉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訪問提出兩岸關係是「國家與國家,至少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的源由。李福鐘認為,這些實例都顯示李登輝任內對於兩岸政策的論調,常有「心口不一」的狀況。
李福鐘指出,李登輝在「試風向」的時候,會把真心話講出來,包括在接受法國期刊書面訪問時拋出「分裂國家」的主張,還有提出「兩國論」的時候都是如此,但在真正做決策時,還是會採取比較務實的策略,包括指派財政部長郭婉容出席亞洲開發銀行大會,還有否認經濟部長江丙坤在1993年APEC的「階段性兩個中國」的論述。
李福鐘分析,李登輝基於權謀考量,加上中國有意跟台灣談判,因此可以讓李登輝有「心口不一」的空間。不過,以當前的兩岸局勢而言,李福鐘對於台灣領導人是否可再使用李登輝時期「心口不一」的手段抱持懷疑,他也強調,習近平並非江澤民,今日的中國也不像90年代時,那麼需要向台灣妥協。
與談的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執行長賴怡忠則回應,當時的中國正因89天安門事件被國際封鎖,中國一直到2003年才和平崛起,且2006年為止,台灣還是有相對的軍事優勢,李登輝在外交政策上才有運作的空間。他進一步說,倘若兩岸對話對我國不利,就沒有對話的必要,因此李登輝為了要創造台灣的外交空間,才會在外交政策上看似有矛盾。
賴怡忠也補充,當時的美國與中國都在夾擊台灣,中國說服了美國國安會官員接受「一中兩區」等論述,美國也由柯林頓總統發表「三不」政策,而且當時海協會會長汪道涵還想要訪問台灣以宣示中國對台主權,李登輝為了因應國際局勢對台不利,才會發表「兩國論」,這都是迫於外部環境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