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人群中與香港市民打成一片,是彭定康在港督任內最喜愛的活動之ㄧ。黑體文化授權刊登
香港回歸26年之際,末代港督彭定康的《香港日記》出版了繁體中文版,他整理了1992年至1997年期間所寫下的日記,詳細記錄他如何在中英雙方之中斡旋,落實《中英聯合聲明》與《基本法》的保障,其中也包含他對中港政治人物的評價以及在香港的日常生活。
彭定康於1992年的國會議員選舉落敗後,被當時的首相梅傑(John Major)邀請出任港督,開啟了5年的香港生活。他在任期間關注三個問題,包括設置終審法院,確保香港可以行使獨立的司法權;使香港法律落實《香港人權法案條例》,以及確立香港地區政府與議會的選舉方式,而他期待能在1995年的立法局選舉加上功能組別與新增投票人數。
彭定康生動比喻英國與香港的關係:「英國一貫的去殖民化工作就像將衛星發射到軌道上。我們將法治、獨立的文官體制和西敏宮的國會制度放在火箭發射台上,然後點燃導火線,期待火箭起飛並將衛星成功送上獨立軌道。香港的情形不一樣,必須在外太空進行對接,對象是一個許多人都不怎麼喜歡的政權,哪怕這個政權統治下的中國在經濟上成就非凡,也改變不了大家的想法。」
彭定康上任後,希望過去由港督委任的立法局成員改為選舉產生,而他也不再擔任立法局的主席,中英之間對此進行了17次談判。他在日記中寫道:「讓港督實際上成為立法機關的議長(這顯然行之有年),在我看來是異常愚蠢的一件事。部分原因也許是要維持殖民地的象徵及禮儀的體面,但如果行政首長兼任立法機關的最高職位,那還談什麼權力分立?」
在佈局行政局新人事時,彭定康即要求駐港英軍司令離開行政局,理由是「如果在1997年之前我們的行政局仍有英國將軍擔任議員,那麼1997年之後顯然很難不讓中國人民解放軍參與行政局的運作。」不過,他在日記中也提及「希望這不會引起國防部的反彈」。中英針對主權移交有許多歧見,英國內閣、外交部、經濟部等單位也有不同考量,彭定康也得居中取得共識。
彭定康推動的一系列政治改革方案並不受中國待見,他上任後第一次訪問北京,僅由一位低階官員在機場迎接,他稱「這顯顯示他們給我這邪惡港督吃的第一次排頭」,該次訪問北京,還發生公務車爆胎,不免引人遐想。當然,彭定康也看不慣中共高層,他在日記中記載1993年的中國國慶酒會:「我將自己維持適當禮節的能耐推到了極限。」
相反地,彭定康在任期間受到港人熱烈歡迎,他在就任後就舉辦數場說「答問大會」,向港人說明他的治理方針,現場座無虛席,是過去港督所不及。1997年離任前,他在日記中記載一項民調數字:「董建華的支持率為54%,我的支持率則為79%。普遍看法是,他支持率大幅下滑,因為他被視為北京當局的傀儡,只會貫徹他們的意志。」民調數字足見他在港人心中的地位。
董建華是香港回歸中國後第一、二任特首,事實上他正是由彭定康所提拔。彭定康1992年就任後,希望行政局官員由在港華人擔任,因此延攬當時的商業與航運代表董建華。他當時這麼形容:「他的保守思想根深柢固,人一點也不壞,我確實頗欣賞這個人。不過他顯然認為民主價值在亞洲無法開花結果,而事實上我懷疑他可能認為美國和歐洲人享有的民主制度太過火了。」
彭定康5年日記當中記錄了所接觸的政治人物的評價,台灣熟知的前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也在他筆下:「她很風趣、也很了解中國⋯⋯不過我並未動搖她想為美中貿易設下條件的立場,好比改善人權這類條件。」彭定康在任港督期間,多次前往美國、加拿大等西方國家,討論如何維護香港人權。
同時,外國政要也經常訪問香港,前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在彭定康的日記中多次出現,李光耀曾在香港大學演講中批評他的所作所為是針對中國的陰謀詭計,他則評論:「他善用香港的言論自由來達成其目的。反觀新加坡,批評政府的人卻被剝奪了言論自由。」香港移交主權前幾天,彭李兩人曾會面,但彭定康寫下:「我開始懷疑,即使給他一記當頭棒喝,他可能也不知公民自由為何物。」
5年的香港生活未必全然苦悶,彭定康在港督府「威士忌」與「梳打」養了2隻狗,夫人穎彤放棄律師的工作機會在香港陪伴,3個女兒不時前往香港。梳打曾經在散步時走失,他曾寫下:「這糟心的感受猶如受到來自北京槍林彈雨的攻擊,也像是憂心香港工商界某些成員的第五縱隊活動。」幸好梳打很快就找回,當時的威爾斯親王還發了一篇電報給穎彤表達欣慰。
威士忌與梳打在港督府犬舍外。黑體文化授權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