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權團體「零死亡願景」散步節台北場開走,設置路況,體驗視障者行走時遭遇的障礙。廖瑞祥攝
記者周志豪/台北報導
台灣行人地獄惡名揮之不去,時傳行人成車下亡魂,中央政府也在前瞻預算中編列大量提升人行空間預算。但立院預算中心發現,投入大筆經費後,全國市區人行道普及率成長幅度仍偏低,逾二成人行道淨寬也不足最低標準。
根據國土管理署統計,全國市區道路總長從110年底2萬2358.42公里,至112年底微幅減少為2萬1962.31公里;全國人行道則由從110年底的8202.07公里,至112年底微幅增加為8354.63公里,(至今年7月底達8395.59公里)。
全國市區人行道普及率則由110年底36.68%,至112年底增為38.04%,兩年僅增1.36個百分點,成長幅度偏低;未達淨寬的人行道長度也僅由110年底1773.09公里,降至112年底1745.24公里,至今年7月底達1724.19公里。
預算中心表示,換算未達淨寬標準之人行道長度占人行道總長比率,也僅自110年底的21.62%,至112年底微幅減少為20.89%,至今年7月再減為20.54%,淨寬不足最低標準的人行道仍占人行道總長比率平均逾二成。
預算中心說明,人行道設置淨寬應有1.5公尺,但道路寬度12公尺以下者不得少於1.2公尺,而視道路現況最窄不得小於0.9公尺。
預算中心表示,內政部自民國106年起至明年底止,以前瞻基礎建設第1至第5期預算,擬投入479.39億元,推動「提升道路品質計畫2.0」。本月國土計畫署還再提報行政院修正計畫,明年度預算還要增加4.13億元。
其中,前瞻計畫前四期推動「提升道路品質計畫2.0」補助案,企圖將行政機關、校園通勤、醫療中心、觀光產業、商業區等周邊人行步道以串聯,建構行人通行路網,預算執行已近完成。
但預算中心質疑,政府投入大筆經費補助,但貢獻的全國市區人行道普及率成長幅度偏低,部分道路人行道淨寬也仍不足最低標準,審查作業也有未臻嚴謹等情形,要求內政部督導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