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陸軍特種部隊突擊兵(Army Ranger)訓練,包括嚴格的多元體能訓練以及小部隊戰鬥訓練等。U.S. Army Ranger
前陸軍特戰指揮部指揮官郭力升少將,對於美國陸軍特種作戰部隊的發展歷史相當熟悉,郭力升指出,美國陸軍、海軍與空軍各有其特種部隊,但美國各軍種特種部隊(Special Forces,複數詞)其前身,要從「麥支隊」與「突擊兵部隊」(Rangers)說起。
郭力升少將在2022年9月1日退役之前擔任陸軍8軍團副指揮官、陸軍航特部少將副指揮官以及陸軍特戰指揮部少將指揮官。陸軍軍官學校76年班畢業的郭力升,是1979年台美斷交後,首批台灣自美國陸軍突擊兵學校(U.S. Army Ranger School)突擊兵訓練結訓的軍官(1989年),後赴美國陸軍戰爭學院戰略研究碩士,共赴美受訓8次(另6項目仍未公開)。郭力升曾任國防大學陸軍指參學院院長,也曾派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負責軍事合作交流協調工作。
郭力升表示,在二次大戰時,美軍在歐洲、北非、太平洋戰場以及中國戰區都有投入突擊兵部隊,除了中國戰區之外,都是以「獨立營」型態的突擊兵部隊,唯獨在中國戰區,主要因為在緬甸作戰時,是以特種部隊型態編成的。
陸軍前特戰指揮部指揮官郭力升少將,是自1979年美國與我國斷交後首位自美國陸軍突擊兵(Ranger)學校完訓的軍官。郭力升提供
郭力升表示,要了解特種部隊,要先認識其編裝。由於特種作戰(special warfare)部隊由於不是正規作戰,特別是為了要在敵後生存發展,編制員額通常較小,以便依據任務特性彈性調整,因此在「麥支隊」這樣的特種部隊在當時成立之初,要跳脫軍事學上員階額的限制,不使用野戰部隊(正規部隊)的班、排、連、營、群、旅、師、軍等的編裝,而是採用特殊的分隊(Detachment)、區隊、中隊(Company)、大隊(Battalion)與總隊(Group)等特殊編裝,來整編特種部隊。
美軍於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了在中印緬戰區反攻突擊緬北的日軍,由美國陸軍臨時編組而成的特種作戰部隊「5307混合支隊」(5307th Composite Unit((Provisional)))、又被稱為「麥支隊」(Merrill’s Marauders,或譯「麥瑞爾的打劫者」),因為其首任指揮官法蘭克・麥瑞爾(Frank Merrill)准將(Brigadier general)而得名。
郭力升說,麥支隊採用「支隊」來編裝,也就是暫編、臨時編組的意思,當時主要任務就是與中華民國陸軍第22師、第38師在緬甸叢林中一起並肩作戰,最後奪取了密支那,尤其是位於密支那(Myitkyina)的機場,可以全天候起降,日本陸軍航空隊進駐在此,可以隨時干擾當時美軍為了補給中國戰區的運輸機,冒險飛越沿著喜馬拉雅山的「駝峰航線」,因此任務非常重要。
根據當時戰史紀錄,日軍當時在密支那等地,駐有6萬大軍。若盟軍能夠擊潰該地的日軍,就能打通往中印公路(史迪威公路)的關卡,美軍就可以不用再依賴飛機經常失事、高風險的「駝峰航線」,可以從順利由陸路大量運補物資進入雲南昆明,可以補給西南各省的國軍部隊,加速反攻、驅逐入侵的日本軍隊。
當時總人數2,999人的美軍「麥支隊」,與國軍浴血並肩奮戰,儘管成功奇襲日軍重兵,幫助盟軍奪下密支那,但由於傷亡太大,因此被列為解編對象。「麥支隊」也就是「5307混合支隊」,在解編之前,由原先暫列編裝的特種部隊,改編為步兵的編裝,成為陸軍第75步兵團,隨後於1945年7月1日解編。不過,「麥支隊」敵後滲透、突擊作戰的剽悍精神,以及特種作戰的戰術戰法,使得「突擊兵」逐漸開始獲得美國軍方的重視。
美國陸軍特種部隊突擊兵(Army Ranger)訓練,包括嚴格的多元體能訓練以及小部隊戰鬥訓練等。U.S. Army Ranger
郭力升表示,在日本投降、二次大戰結束後,1950年韓戰爆發後,一直到越戰期間,美國陸軍突擊兵部隊在美國陸軍中先以獨立連的方式,編成在美國各個師級單位。到了越戰末期,美國陸軍高層決定恢復編裝當時二戰中印緬戰區緬北作戰的第75團,改稱為第75突擊團(75th Ranger Regiment)。
美國陸軍第75突擊團為了紀念在二次大戰在緬北與國軍部隊浴血作戰的、擊敗強大日軍的光榮歲月,特別在其隊徽上設計了象徵緬甸的白色星星,以及象徵中華民國國徽青天白日的12道光芒的太陽,直到現在都未曾改變,美國突擊兵這項傳統,也一再提醒世人,該單位在特種作戰軍事合作史上最輝煌的戰史—反攻緬北「密支那戰役」,中華民國國軍與美軍從80多年前開始合作的長久淵源。
至於「綠扁帽」部隊、美國陸軍特種部隊,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才成立的。二戰時,美國軍方為了在各地從事情報蒐集,或與敵後反抗組織,成立許多特種作戰單位,常常以小組的形式滲透到「軸心國」包括納粹德國、義大利甚至日本等敵後區,去發展敵後的反抗勢力、游擊隊等。這種特種作戰的模式,逐漸就形成了美國特種部隊的前身。
隸屬於美國陸軍特種部隊「綠扁帽」第一特種作戰總隊的教官(右)正在指導美軍步兵營士兵射擊訓練。US Army
二戰結束後,由於冷戰格局下美蘇兩大集團對抗,共產主義在全世界蔓延,美國為了遏止共產主義繼續發展,美國就將二次大戰特種作戰的經驗,小股部隊、敵後作戰發展游擊武力,將其編裝為部隊,1950年韓戰爆發後,美國軍方開始著手編裝特種部隊(Special Forces, SF),於1955年正式編成,其中就包括陸軍特種部隊(United States Army Special For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