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人權館辦政治受難者追思紀念會 盼反省歷史、推動名譽回復

    2024-03-23 16:04 / 作者 張羽緹
    文化部長史哲致詞。國家人權博物館提供
    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今天(3/23)上午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舉行「威權統治時期政治受難者追思紀念會」,這場紀念會是為了懷念在台灣歷史上受到政治迫害的受難者。出席這場紀念會的貴賓包括文化部長史哲、政務次長王時思、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洪世芳等人,以及逾百名全國政治受難者及其家屬。

    史哲在紀念會上表示,每年清明前夕的追思紀念會都是一次重要的提醒,讓人們能夠反省歷史,並繼續推動轉型正義的進程。他特別提到了人權館錄名紀念碑對於受難者回復名譽的重要性,這座紀念碑自2015年啟用以來,原有的7000多個名字,更新後至今已記錄了約1萬2000位受難者的名字,並預計於今年4月開始進行碑體調整工程,將在9月完工。

    「2024年威權統治時期政治受難者追思紀念會」邀請槍決受難者張樹旺三子張俊明進行分享。國家人權博物館提供


    今天包括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人權館館長洪世芳,行政院人權及轉型正義處副處長石樸、台灣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關懷協會理事長陳中統、五十年代白色恐怖案件平反促進會理事長吳建東、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總會長周弘奇、台灣二二八關懷總會代表林黎彩女士及受難者前輩與其家屬,超過百位一同出席。

    紀念會上,槍決受難者張樹旺的三子張俊明,也分享他的故事。他提到,直到母親去世後,他才在家中發現父親收藏在木盒裡,在獄中寫給家人的140多封家書,這些信件讓他更加認識白色恐怖及不義遺址,終於明白家族多年來對父親噤聲不語的緣由。他期待文化部能將父親的故居改建成紀念館,也期待透過這些書信,將來整理成書,建立父親完整的生命軌跡、補足家族記憶的缺口,讓社會重新認識歷史。

    政治受難者蔡寬裕前輩(中)繞行人權紀念碑。國家人權博物館提供


    最後,紀念會以饗樂室內樂團演奏的音樂作結,現場演奏以象徵永恆安息的莫札特《安魂曲》開場,接著以約翰‧威廉斯《辛德勒名單》與久石讓《送行者》的電影配樂,帶出黑暗裡仍存在的溫暖光明,以及對死亡的和煦輕撫,並以《黃昏的故鄉》及《想要跟你飛》兩曲熟悉的旋律,緬懷逝者,撫慰生者。

    紀念會後,大家手持象徵人權與自由的鐵砲百合,繞行人權紀念碑,向受難者致以最深的哀悼與祝福,並獻於碑前,祈願受難者前輩安息、其家屬平安。
    張羽緹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