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漢翔說帖示警:國機國造若無延續方案將於2026止步 「我國航空產業恐再陷困」

    2024-01-08 10:39 / 作者 鄭惠元
    勇鷹高教機最新一批出廠後,2023.12.12由漢翔董事長胡開宏乘坐1124號機從台中清泉崗基地(CCK)飛交台東給空軍,完成2023年度共交機17架的任務。空拍畫面由漢翔公司提供。
    2017年開始的國機國造政策,初教機研發工作於2021年起停止,漢翔代理發言人周峻處長今天(1/8)直言,若無延續方案,國機國造政策將止步於2026年勇鷹高教機量產結束,恐重蹈我國航空設計人才流失於國外,全機設計能量幾乎散失的慘痛教訓。

    周峻今天發表「國防自主(初教機)說帖」,他表示,國機國造政策無延續方案,2017年開始之國機國造政策將止步於2026年勇鷹高教機量產結束,恐讓我國航空產業陷入困境。國內航空產業各廠商原已先期投入初教機國產系統件開發,但因初教機建案2021年政策下達後,遲遲未通過,已紛紛停止研發工作;2023年因國防部預算排擠已將初教機國機國造後延。

    他說,近期媒體報導新式初教機建案,宜採國際現有機型、合作生產,滿足空軍需求及外銷國際市場混淆視聽,企圖搖擺政策遂行。國防部以初教機獲得還有時間裕度,啟動時間太早為由未將本案納入建案流程,然國機國造政策若無延續方案,2017年開始之政策推展將止步於2026年勇鷹高教機量產結束,重蹈我國航空設計人才流失於國外,全機設計能量幾乎散失的慘痛教訓。

    周峻指出,我國自IDF起,建立了極為珍貴之飛機設計能力,在人才即將凋零前最後一刻,勇鷹高教機重整及傳承此一整機設計能力,當前國內航空產業發展方向應進一步朝向原為外購之飛機高價系統件國產化前進(如航空電子、起落架、雷達等)。

    國機國造自製率。周峻提供

    在軍機業務發展構想方面,周峻表示,新式初教機自研自製在我國航空產業發展中所扮演之角色即為帶動飛機高價系統件自製能力,運用F-16維修中心建立之維修能量為基礎,由國內產業全面開發初教機系統件,為發展下一代戰機做準備。未來台灣品牌高價系統件將可能打入國際藍海市場,創造下一個產值高峰。

    他也指出,新式初教機目前已由中科院及漢翔公司完成第一階段設計,將可於自研自製專案啟動後由漢翔公司及中科院展開第二階段細部設計,並於3年後首飛、6年開始量產,可符合空軍2033年開始換裝之需求。

    國機國造機體發展與預算編列規畫表。周峻提供

    以經濟效益而言,周峻以表格詳列表示,45架初教機自研自製經費214億元,若採外購186億元,但考量飛機25年壽期後勤維護經費,則自研自製520億元,低於外購之529億元,更遠低於租賃飛機使用之564億元。

    初教機自研自製、採購合作、租賃自訓之經濟效益比較表。周峻提供

    他提到,自研自製投入之國家預算,絕大部分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活水,其規模可創造近390億之擴張效益,而外購或租賃預算將為外國賺取,對我國經濟發展毫無助益。如下表,無論就飛機製造或25年後勤維保,均以自研自製對國家經濟發展最有助益,更遑論自研自製對國內航空科技之提升。

    初教機自製、國際合作、外購、租賃之成本效益與工作機會比較表。周峻提供

    周峻強調,就自研自製之初教機未來外銷市場而言,可分為整機外銷及系統件外銷兩方面說明,如下表,我國新式初教機與各國初教機相較,其單價較低,且性能更佳,尤其系統件掌握於國內供應鏈,無斷鏈風險,市場競爭力十足,更因全機為我國自行設計,掌握系統權,隨時可視市場需要,提出降規型運動機種,市場操作度靈活,此皆為國際合作機種無可取代之優勢。

    我國初教機與各國比較表。周峻提供

    周峻說明,F-16維修中心針對空軍三高品項,運用事前工合要求洛馬公司、原廠技轉於產業,目前第一階段197項已完成176項,第二階段175項已完成110項,預於2023年底完成全能量建置。若無初教機國機國造延續,則這些能量無法開發成台灣品牌系統件以供外銷全球。

    最後,周峻呼籲,具有後勤維修工作培育,進行中之勇鷹高教機國機國造使我國航空科技能量重整更新,有極重要之歷史意義,未來尚待新機種開發,方能使人才、技術再創高峰。
    鄭惠元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