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阿里上山打老虎?台灣根本沒老虎!「阿里山由來」圖畫書錯很大,文史作家揭真相

    2020-12-28 14:29 / 作者 張佩雯

    針對「阿里山」地名的由來,文史作家曹銘宗在臉書上分享近年來的考證說法。


    國小學生閱讀的圖畫書「阿里山的由來」指出命名原因是源自青年阿里上山打老虎的故事。(圖片來源/Tunkan Tansikian臉書)

    阿里山地名由來說法不一、常會以訛傳訛

    看到臉友Tunkan Tansikian Po這篇國小學生閱讀的圖畫書「阿里山的由來」,青年阿里上山打老虎⋯⋯我真的受到驚嚇!



    首先,台灣沒有老虎啊!就算有「石虎」(山貓),也不是書裡畫的那樣啊!



    阿里山之名由來,翁佳音與我合著的《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貓頭鷹出版,2016年),已提出最新考證說法。



    沒有「阿里」,也與清乾隆阿里山總社番頭目「阿吧里」無關。阿里山之名甚至與山無關,而是早年原住民聚落名稱Arisangh。全文如下:



    阿里山可說是台灣最著名的觀光勝地,還有人說沒來過阿里山就不算來過台灣。阿里山的日出、雲海、櫻花、巨木群、森林鐵路、鄒族文化等名聞遐邇,但阿里山地名由來卻說法不一,各種導覽解說常以訛傳訛。



    首先說明,阿里山並不是一座山,而是一群山。阿里山山脈由十八座主要山巒構成,其中沒有一座叫阿里山。阿里山國家風景區位於嘉義縣,橫跨番路、竹崎、梅山、阿里山等四個鄉鎮,海拔300至2,600公尺。

    青年「阿里」是以漢人思維所創造想像的神話

    阿里山地名由來,一般都根據1967年出版嘉義縣志的說法:「清康熙56年(1717年)即245年前所修諸羅縣志山川,已有阿里山之名稱。吳鳳鄉柳竹青云:阿里山本狩獵地區,相傳昔日山胞首領名曰阿里,遂將此獵區稱為阿里山。」(文中的吳鳳鄉在1989年正名阿里山鄉,山胞在1994年正名原住民。)



    「阿里」的官方說法,自然成為各種媒體介紹阿里山的依據。後來,又出現了另一種頭目名字是「阿巴里」的說法。



    根據清代文獻,清乾隆53年(1788年)高宗皇帝78大壽,清廷曾安排協助平定林爽文事件有功的台灣原住民及義民首領共42人,前往北京商夀,其中有一位是「阿里山總社」的「番頭目阿吧里」。



    不知「阿巴里」之說是否來自「阿吧里」?但阿里山之名早在阿吧里之前就有了。



    阿里山地名由來的似是而非,引起生態學家陳玉峰的不滿,他在2003年特別寫了「阿里山的大烏龍」一文指出,經他實地查證嘉義縣志所提到的消息來源「吳鳳鄉柳竹青」,「阿里」之說當出自柳氏之口,或縣志撰稿人假藉柳氏之名,在1962年撰寫縣志時「以漢人思維所創造想像的神話」

    「阿里山」之名本來不是山、是荷蘭文獻Arisangh的音譯

    日本時代日本人安倍明義在1938年出版的「台灣地名研究」一書,也對阿里山地名由來提出說法:阿里山名稱的由來已無從考查,阿里山的「阿里」(Arii)之名,可能源自鳳山平埔原住民稱阿里山原住民為「傀儡」(Karii),因原住民語有K頭發音的字,常被台語省略。



    但這種說法也遭質疑,因為在台灣講的「傀儡」(Kale)原住民,都是指高屏地區的排灣族或魯凱族,應該不會變成阿里山的鄒族。



    阿里山鄒族自己怎麼說呢?鄒族學者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在2011年發表論文「阿里山在哪裡?阿里山認知差異初探」指出,「傀儡」與「阿里山」原住民在清初已被列「歸化生番」,故混淆的可能性不高;阿里山鄒族對此山區已以Psoseongana(松樹之地)名之,何以還要再稱「阿里山」?何況族人向來以土地山川特徵命名,而非以人名命名。



    事實上,阿里山地名的出現,比清代文獻所知更早,可能早在17世紀中葉就有了。根據荷蘭文獻,在現在阿里山外面的平地或淺山,標示Arisangh,這應該是當年在地平埔族原住民的命名,漢人音譯「阿里山」。



    以此來看,最早的阿里山並不包括現在的阿里山,清代以後的阿里山才涵蓋現在整個阿里山山區。



    另外,「阿里山」一詞本來與山無關。這就像嘉義市舊名「諸羅山」,但嘉義市位於嘉南平原北端,其實也不是山。荷蘭文獻對嘉義市標示Tirocen或Tiracen,這是當年嘉義原住民聚落的名稱,漢人音譯「諸羅山」(台語音Tsu-lô-san或Ti-ló-san)。



    如果知道「阿里山」之名本來不是山,就不會只拿「阿里」去望文生義了。

    更多太報報導



    基隆在地人帶路吃美食:義美火鍋城「鹹馬卡龍」超特別、豬羊滷肉飯你選哪一味?

    「又高又雄」引熱議》打狗變高雄一百週年,正確可能是「打鼓」?

    張佩雯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