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1小時2班車、單趟30分鐘,是新竹火車站到南寮漁港的唯一大眾交通方式,隨著窗外的地景從華廈樓房,瞬間轉換成春秧田間,最後下車的地點,便是一個午後靜謐、僅有雙線道、一呼吸胸腔就充滿海味的港口旁,彷彿7年前轟動一時的寶可夢暴鯉龍與文青風格的假日市集波光市集與之無關,也難以想像北台灣目前僅存的百年船廠「萬昌造船廠」就藏在一旁巷弄間。
造船廠第5代千金謝慧萍,見證爺爺與爸爸數十年前打造「造船王國」從巔峰時期到產業迅速落沒,對其仰慕之情混雜著傷感,她傾盡所能,經濟再艱難也要每年繳付上百萬租金保留船廠,與二弟謝仲弘一起傳承造船技藝,好讓廠裡的3座數十萬噸的超奇幻、沉睡的巨型船模還能見證下個世紀到來。
謝慧萍說起南寮,眼盼之間都是牽掛。若不是為了保存造船廠以及傳承南寮海港文化,她大可在外頭打拚自己的事業,如今可能早已是一名常上媒體版面的女強人,現在平日要不是忙著經營「新漁人海鮮餐廳」,要不就是想著如何計畫推廣「風動竹塹特色文化協會」事務,偶爾還得支援寶貝兒子的日式餐廳包餃子,雙手早已沒有富家小姐般的幼嫩白皙,日子辛苦勞碌,但也滿足。
謝家造船工藝,應從1百年前的中國漳州說起,第二代飄洋過海到新竹南寮定居,以竹筏、帆船、舢舨船為家業打下扎實根基;爺爺謝萬梓因與祖輩觀念不合被逐出家門,遠赴基隆與宜蘭南方澳拜師學藝,回家後開始打造數十萬噸以上的大型動力木船,並成立「萬利造船廠」與貿易公司、木材廠,徒弟與生意拓及台灣本島,也有接到金門與東南亞國家的訂單,用實力迅速累積財富與名聲。
後來謝慧萍的爸爸謝進德南下學習玻璃纖維技術,精進工藝,將謝家造船事業推向另個高峰,在當時一名造船師月薪是建築工人2倍的年代,廠裡養了50位造船師,價值上萬的木頭也一塊一塊地買,可見謝家當時在南寮是何等風光。
謝慧萍說起當時,笑著說自己年少無憂,在50年前是個餐餐有魚有肉的大小姐,每天穿得漂亮,等著爺爺帶下午茶騎偉士牌回家,生活極其優渥。不過,她當時也深知在傳統重男輕女的家族中,她並不是被期待的那一個孩子,因此她也從沒有想過一個在造船廠、漁港生活長大的女孩子,竟能突破傳統禁忌,長大學習造船、上船,甚至與弟弟共同承擔延續支撐家族留下來的珍貴資產文化。
她分享,自己排行老二,上面有個姊姊,下面有3個弟弟。大姊出生時,爺爺雖失望但有紅包,可是她出生時,爺爺連上樓看一眼都沒有,讓媽媽很是傷心,差點頂不住壓力把她送給別人養,是爸爸極力阻擋才把她留下來。
謝慧萍笑說,雖然不被期待,不過相較文靜聽話的大姊,她的活潑好動多少都能透露她仍是被呵護長大的孩子,「我會爬樹,跑步也跑超快,爺爺都會生氣對我說『怎麼每次皮都有妳的份!』,真的很好笑。」
她表示,小時候常常到造船廠玩,天不怕地不怕,就在巨型船模間跑上跑下,對造船手藝一點都不陌生,而她也在小小年紀領略為什麼爺爺和爸爸如此成功!原來,造船不僅需要精細工藝,也需要大智慧,「我爺爺非常嚴格,要求一絲不苟,而且很懂人的心理在想什麼。」
有一次,有個顧客跑來對爺爺說,他「感覺」船身有塊木板不太好想換掉,爺爺二話不說就答應,一點都不心疼報銷那塊專屬訂製的木板。爺爺事後對謝慧萍說,他損失一塊木板換一個船主的安心,很值得,謝慧萍說:「爺爺告訴我,一個船主在海上幾乎是無依無靠的,他能掌握的只有一艘船,如果船能給他安心,讓他平安回來就好。」
只是這份無憂無慮,隨著南寮漁港淤積、漁獲減量,造船廠訂單逐年減少,再加上後來南寮走私導致政府停發船照,迫使謝家必須轉型,「我高二的時候,家裡已經不太好了,連學費都得用借的,家裡的造船師陸續離職,後來人手不夠,我高中畢業後開始學造船、修船,每天包緊緊的裁剪玻璃纖維,不過那些纖維還是跑進皮膚毛細孔,晚上癢得睡不著。」說著說著,謝慧萍忍不住抓起手臂,似乎那股難耐的搔癢感仍揮之不去。
1990年代,賀伯颱風重創台灣,南寮大半都淹在水中,後來萬昌造船廠出完最後一份訂單,這座曾建造數百艘大船的工廠宣告走到盡頭。
謝慧萍說,她那時還年輕,為了養家做了很多工作,當房仲、到夜市擺攤賣黑輪、去高雄打工等等。許是在外面闖蕩一圈,等她再次回到南寮竟發現老家極有特色,再加上媽媽囑咐她「妳要好好守住這座船廠」,她心裡雖有埋怨,但也認為或許可以從文化層面下手,轉個方向拉著船廠再度出發。畢竟萬昌造船廠見證南寮漁港的興起與落沒,把南寮守好,才有機會把造船廠留下來,「老實說,我是真的捨不得放棄,別說我是個女生,我是因為我是謝家人,就得把謝家事做好。」
於是,謝慧萍20多年前挪出造船廠1/3空間做海鮮餐廳,用平易近人的售價,提供「當季、當地」海鮮料理給顧客,一方面照顧當地漁民生意,一方面賣力賺錢撐起造船廠,她表示,因造船廠建在國有土地上,平均每年都得繳上百萬租金,加上其他營運成本、照顧父母與孩子,壓力實在很大。
然而,她經營海鮮餐廳不忘發揮海港兒女的特質,講起海鮮頭頭是道,重現奶奶、媽媽當年拿手菜,以及漁民們在船上吃的尚青料理。有趣的是,謝慧萍傳承爺爺萬梓伯的霸氣,「要求」客人務必點幾道當季海產吃吃看,譬如現在正是海茼蒿的季節,葉子鮮嫩不失嚼勁,沾些許醬油與蒜片就好吃,接下來則要迎接小卷季節,川燙就有彈牙肉質與滿口清甜。
另外,謝慧萍集結南寮地方人士,一起成立「風動協會」,做田調、訪問耆老,將南寮文史做一番整理,還到校園培育一批導覽員,藉此將南寮文化傳承給下一代,「我們第一次上課的時候,一群五年級學生易興闌珊、打瞌睡,但第二、第三堂課開始舉手發問了,他們說,從不知道自己住的地方竟有這麼多故事。」
謝慧萍還分享,協會成立6、7年辦過不少活動,舉例來說,之前重現南寮漁船初次下水的場景,祭拜海龍王與媽祖娘娘求保佑,向岸上居民大撒糖果、麻糬討好采頭,熱鬧地不行,「現在啊,幾乎看不到漁船下水了,畢竟現在漁獲減少很多,很少有漁民願意畢生積蓄,到處籌2、3千萬元買一艘船了。」元宵節會重現舉火把遊漁港,驅邪避凶保平安等等,很受大小朋友喜愛。現在二弟謝仲弘也保有修船技術,姊弟2人目前是新竹龍舟的打造者,只要有任何機會,他們都會盡可能保留造船廠。
謝慧萍說,兒子曾不解問她為什麼要付出這麼多,如果不擔起責任,他們早已經是大富翁了,可以像其他親戚一樣舒舒服服過日子,「可是我覺得,餐餐吃牛排、住豪宅不是我想過的人生,為故鄉付出做什麼事我都願意。」
走到今日,謝慧萍所有嘗試,都曾被爺爺爸爸說「胡搞瞎搞」,幸好在兩人過世前,她的努力已被他們肯定,「我知道他們都疼我、愛我啦!」她說,自己還能做就做下去,接下來她會朝著成立「造船博物館」的方向前進,傳承給下一代。如果有人問她這輩子做過什麼事,她會很有自信說出:「傳承船廠是最正確的決定。」
謝慧萍小檔案
生日:1965年12月13日(58歲)
現職:新漁人碼頭海鮮餐廳老闆
經歷:萬昌造船廠第五代傳人
北台灣唯一女造船師
風動竹塹文化協會創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