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鉛字不能滅」國寶級鑄字師傅堅守父親心血 凋零技藝得以續命

    2024-06-22 07:10 / 作者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
    國寶級大師張介冠是台灣現今僅存的唯一在職鑄字師傅。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提供
    編按:凋零不可逆,搶救不容緩,兩岸故事在時間的字句中飛奔。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推出「搶救遷臺歷史記憶庫」計畫,期能為大時代的悲歡離合留存歷史見證,珍藏可歌可泣的「我家兩岸故事」,《太報》擇要轉載。

    沉浸豐沛工藝美學的張介冠是台灣僅存的鑄字師傅,「日星鑄字行」庫藏30萬個中文鉛字字模,50年風霜,嚴重耗損的字型與母模修護是浩大工程,正等待新生代青睞與傳承,那是台灣古早的鉛與火之歌,看似樸素的店面裡,承載著文字的重量。

    國寶級大師張介冠是台灣現今僅存的唯一在職鑄字師傅,座落台北後火車站太原路窄巷的「日星鑄字行」庫藏30多萬個中文鉛字字模,歷經50年風霜,嚴重耗損的字型與母模修護是需要一代接一代的浩大工程,等待新生代青睞與傳承。「百年老行業只是凋零,並未消逝,」張介冠固守本業,「不僅要復刻鉛字,更希望復刻那樣的手感真摯年代。」

    日星鑄字行庫取名日星,意為日日生意興隆。翻攝臉書


    台灣古早的鉛與火之歌

    窄巷傳來的「日星鑄字行」規律的機械節奏聲,那是台灣古早的鉛與火之歌,如此熟悉,也這樣的富有懷舊感情。「中國工藝曾是世界之最,陶器銅器都無人能及。」父親張錫齡為起家店取名「日星」,意思為「日日生」,就是盼望能日日生產,生意興隆。

    1969年,17歲輟學的張介冠從鐵工廠學徒返鄉當助手,帶著仰望星空的夢想,開啟兩代鑄字的無悔人生。

    鑄字機通過字模,將鉛製成活字,必須具有高度專注力,機器操作溫度高達攝氏300多度,危險性極高,職業災害時有所聞。「稍一不小心被鉛液噴到,整塊皮肉會不見的!」張介冠就親眼見過一位員工被鉛液噴到光著膀子的上半身,慘叫連連,療養了6個月才稍有好轉,「險象環生的職業災難,是勞動者的宿命。」他感嘆。

    借貸創業的捉襟見肘更難以避免,壓力長期累積在心頭。「因資金不足無法購入充裕新材料,只好將做好的鉛字成品熔解再生產」惡性循環導致品質難以掌控,更因經濟條件欠佳,鄰里親戚看到張家人就躲,處處受到牽制,心頭總埋層層烏雲。

    六十年代鄉土文學起飛

    記得剛搬到大同區第一年,「廟會準備幾桌酒席邀請鄰居賞光,但那天所有桌子都是空的,沒有一個客人到,大家都怕我們開口借錢。」一家3口悲涼的對望流淚,無計可施。

    張介冠說,印刷廠上游負責鉛字鑄造與供應,活版印刷蓬勃的時代,「日星鑄字行」雖然只是全台灣最小規模的鑄字行,員工卻有30多位,每天生產超過10萬個鉛字才能應付印刷全面需求。父子每日輪班工作超過16小時,「爸爸通常做到清晨4、5點才休息,我早上7點過來接班,全年無休,做364天半,只有春節初一早上的半天關門休息。」正常情況是周六加班完後,父親體貼的讓兒子休息周日一天,自己多做些,連除夕夜都得鑄字到圍爐前一刻。

    鉛字印刷的全盛時期,張介冠與父親一年忙到只有初一早上才休息。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提供


    堅守這逐漸凋零的手工業

    「每樣東西都要做到好,最極致,不能有半點缺陷,就像我現在還是一樣,經常要保持巔峰狀態,所以老實講,這活兒真的是很累。」到了1980年,傳統活字印刷逐漸走向沒落,引進了照相製版跟電腦排版。起初,學過拍照攝影沖印的張介冠還能夠應付,但是10年後,台灣印刷邁向數位化,幾乎再也用不上鑄字這項傳統手工藝了,連帶影響到鑄字廠的生計,市場已蕭條。

    如今,「日星鑄字行」看似樸素的店面裡,卻堅韌承載著鑄字的重量與技藝不失傳的使命,以傳統文化產業對抗更迭的時代巨輪。走過半個世紀,張介冠點燃永續的火苗,續寫台灣鑄字活版印刷的歷史與故事。

    「這也是為什麼我會這麼珍惜豐沛美學,沉浸我父親一生心血而努力的原因。」應用歷史課本讀到的活字印刷技藝來謀生,張介冠一生懸命,不改其志。「父親是最好的恩師,原先站在巨人陰影下,透過自己的努力終於站在肩膀上,風景是不一樣的。」祖傳技藝本是生命錨定,「家人勸我把資產處理掉,如果當時把上千萬個鉛字都賣掉,大約還能拿回幾百萬元。」但是,張介冠遺傳了父親匠人的執著,「對我來說,日星鑄字行只要還有在營業,鉛字就不能消滅。」字字句句,皆流露著對鉛字的堅持。

    物質不在意,守護傳統

    具有職人的自我良好感覺,無怨無悔,「活字與電腦數位字型的差別就是,它每一個環節都是人工,所以它就不完美,也因為不完美,才有溫潤感與人文的味道在裡面。」張介冠一邊檢著鉛字,一邊瞇著眼睛說,自己有生之年一定堅守這逐漸凋零的手工業,希望有如世界文化遺產被保護,也保護自己鍾情的鉛字文化。

    回憶古早生活,雖然每個家庭都普遍清苦,一大家子擠在兩三坪房子裡三餐不繼,但張介冠總記得自己家特別、特別的窮,靠兩餐稀飯勉強度日,白開水配醬油鹽巴果腹也算一餐。「沒有東西吃,可以喝水,人不會餓死,日子不會過不下去。」物質的享受不是自己最在意的,精神能不能豐富才更重要,飢寒交迫的貧困童年,無損於從父親手裡接下祖傳事業的堅持。

    歲月帶走了青春,卻帶不走壯志願景。這條孤獨之路,張介冠一直走下去。

    日星鑄字行推廣鉛字文化,時常舉辦導覽,帶領年輕一輩認識這項印刷技術。翻攝臉書


    *本文取自《疾行船──我家的兩岸故事》專書,獲財團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授權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