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嘖嘖上發起募資受到許多人喜愛的食令日曆,其核心概念是藉由每日不重複的可愛食材插畫,以時令為基礎,告訴大家挑選、保存跟處理食材的方法,這個概念很有趣,加上活動的插畫,確實很受到大家的歡迎。
食令日曆在嘖嘖發起募資,得到相當大的迴響。(截圖自嘖嘖網站)
但是就在最近食令日曆因為其充滿性別刻板印象的文案,在個社群網站如批踢踢、臉書等引起討論,其中像是指導大家如何挑薑黃的插畫中文案搭配的是「外皮千萬不能皺巴巴,女人在乎的薑黃都懂」,以及建議大家不只「要會芽球菊苣的顏色,也要會看婆婆的臉色」,讓許多人懷疑這到底是2021還是1202年的日曆。
從網友的分享中可以看到,這些藉由性別的刻板印象或隱喻來描述所物的食材知識,佔這本日曆挺高的比例,這其中可以看到一些問題。
第一點就是這本書預設做菜、買菜的人就是女性(或更明確的一點是處於異性戀婚姻關係當中的女性,並且是「媳婦」),這部份我們寬容一點的想,可能是發行單位基於對於自己客群的理解,所以預設的對話對象就是女性,雖然這確實有刻板印象的問題,但大抵上,是還可以理解的。
食令日曆的性別刻板印象引發爭議。
但,第二點就不同了,在這些文案當中處處可以看到,發行方藉由性別的隱喻來討論關於食材的知識,當然我猜測他們應該覺得這只是有趣,很好理解,但當我們使用性別的隱喻來表達某些事物時,其實就已經是認同的那些性別的隱喻。
例如說這本日曆在討論干貝的時候說「又吸引一堆蒼蠅?你可能和干貝一樣可口」,而在下方的解釋中提到「肉質肥厚、有韌勁、顏色白皙、不帶腥臭味的比較好,挑選時,觀察有沒有蒼蠅靠近,如果有才是沒泡過藥水的新鮮可口干貝。」
藉由將女性比喻成干貝,來讓人聯想干貝的「新鮮程度」,但這同時也肯定了「女性被騷擾(吸引蒼蠅)是因為他們太過可口的緣故」,這個很明顯有害的刻板印象,將被騷擾的責任轉到的女性身上,甚至導向「被騷擾是一種讚美,甚至才是『新鮮可口』的象徵」。
這樣的隱喻藉由對於食材客觀的知識來合理化前面那個對於騷擾不適當的刻板印象,這已經與他預設的客群是否相同無關,也與他所提供的食材知識是否正確無關,而是他藉由散播食材的知識,去肯定了「被騷擾是『新鮮可口』的象徵」這個錯誤且有害的刻板印象。
最後,我們來看看發行方的回應,當然我們肯定官方道歉並表示願意修改的態度,也提到了撰寫這些文案的初衷是藉由分享對生活的小體會,帶給大家好的能量,可同時也認為這些文案的問題是因為被框架於刻板印象中,導致了觀者有不好的觀感,我覺得發行方可能搞錯了方向。
從他們粉專上貼的一篇皇帝豆的貼文中可以看到,這個圖原本搭配的文案是「男人的肩膀越結實越好」、「肩膀夠硬才是好男人」,在粉專的頁面改成「補皇帝豆,輕鬆當纖女」雖然看起來好像改善了對於男性的刻板印象,但實際上,硬是要使用性別作為食材知識的隱喻這個問題並沒有消失。
食令日曆將女性比喻為干貝。
食材處理、保存或挑選的知識,並不需要藉由性別的譬喻,才能夠被陳述,光是平鋪直述地告訴大家如何採買、保存就已經是很充實的內容了。
堅持要使用性別的譬喻除了可能是商業的考量外,也包含了發行方確實就是也想要使用性別上的知識,那這問題就來了,為什麼發行方知道要普及正確的食材知識、節令知識會去尋找相關專家,在性別議題方面卻認為這並不是一個專業,可以隨意書寫呢?甚至是在受到抗議之後,也是如此。
雖然很多人說這個日曆的價值觀相當古早,但其實古早並不是問題,問題是,這些古早的問題,無論是婆媳、是女人對於外貌的焦慮還是將女性視作必須要依靠男人的人等都已經被討論了這麼久這麼充足了,為什麼這本日曆,仍然要以一個最古早且最沒有辦法解決問題的方式來呈現,不願意多作一點功課,讓其中的性別意識能夠追上食材處理的專業度?
而這,才是他們接下來,最需要認真處理的課題。
(本文為合作專欄,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更多太報報導
承載壓迫性父權意識的小清新產品「食令日曆」,可能會讓你更難活出小確幸
在十七歲向父母坦承交了女朋友/男朋友是件勇敢冒險的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