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講到「新垣」這個姓氏會想起誰,許多人腦中浮現的答案,大概就是近日傳出結婚喜訊的女藝人「新垣結衣」了。而部分關注日本棒壇的球迷,則或許會答出「新垣渚」這位以豪速球著稱的前職棒選手。這兩位除了姓氏同樣是新垣之外,另一個共通點,就是他們同樣都出身自日本沖繩縣。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總人口不過才一百四十五萬多人的沖繩縣,就有接近約三萬人有「新垣」這個姓。不只是沖繩第五大姓氏,同時也是日本全都道府縣中姓新垣最多的地區,即使是第二多的大阪,姓新垣的只有一千多人而已。
而這樣的現象也不只出現在「新垣」這個姓氏,其他沖繩榜上有名的大姓,如「比嘉」、「金城」、「島袋」、「仲宗根」、「仲間」、「又吉」等等,多半在外縣市的人口比例不高,而且還幾乎是過去從沖繩移居的後代。例如曾拿下芥川賞的搞笑藝人兼小說家又吉直樹,甚至是亞洲巨星金城武,家族都有沖繩血緣。
即使日本的姓氏確實與地緣存在著一定關連,但如沖繩這般有著大量在地特有姓氏的狀況也不多見,其中的源由,或許和沖繩的歷史有關。
沖繩過去並非日本領土,而是獨立的政權,被記載為「琉球」。早期的琉球不要說日本名,連對姓氏的觀念都沒有建立,只有一個琉球式的名字,例如「察度」、「泰期」、「承察度」等等。有些人雖然名字看似相近,但彼此未必有親屬關係。
後來,諸侯巴志統一琉球全島,進入「琉球王國」時代。他與明朝建立朝貢藩屬關係,明朝賜與他「尚」這個姓,他便成了「尚巴志」,琉球士族們也開始引入姓名的概念,多增加了中國風的「漢名」與日本風的「和名」。
「漢名」的姓氏與家族有關,如漢姓取為毛,那麼後代同樣姓毛,有代表出身的含意在,另外也有未被允許擁有漢姓的家族。和名則不同,本來的和名有可能會因為封地、官階等身份改變,讓名字跟著改變。漢名與和名主要都在記載、文件上使用,至於原本的琉球名,則被稱為「童名」,是當時日常主要使用的名字。
例如在王國時期,有一位童名為「松金」,和名叫「大城賢雄」的武者。他後來討伐內亂有功,國王賞賜他「越來」這塊領地,於是在記載上,他的和名就改成了「越來親方賢雄」。中間「親方」其實是後代才定名的職位,因此可以推測出是後人替他標注的身份。至於他的漢名「夏居數」,則從未更動,家族後代也都維持夏姓。
到了十七世紀,日本薩摩藩擊敗琉球,挾持其政權。考量到琉球仍與中國有行朝貢禮,且日本方面也有意利用這層關係,於是薩摩不希望琉球表現得「太像日本」,就要求和式名稱全面更改,例如「前田」改為「真榮田」、「國上」改為「國頭」等等,形成琉球特有的姓氏,不過也有少數日式姓氏殘留。
然而這些姓氏,主要是存在於士族之間,一般平民都是用本來的琉球名,然後再加上居住地、所屬職場等相關資訊以便辨識。例如知名女琉球歌人「吉屋鶴」,鶴是她的琉球名,吉屋則是她作為遊女工作的地方。算是取名的相對隨興一些,就好比賣麵的老張、巷子口的小明的類似感覺。
到了一八七九年,琉球正式被日本併吞,名字全面走向日本姓氏,平民也開始能夠擁有自己的完整姓名。還繼續使用琉球名、漢名的人日漸稀少。而日本政府雖然推行日式名字及發音,但成效倒是普通。例如「金城」在戰前時期,許多人都還是唸成偏琉球語的「kana(或kane)gusuku」。不過到了戰後,大部分金城都已經改成日文唸法的「kinjo」了。學者雖然試圖找出戰後變化的成因,但尚未有共識說法。順帶一題,前文所述金城武,其「金城」則又是唸成「kaneshiro」。
由於有著不同於日本的歷史背景,使得沖繩有許多獨特的在地元素,特殊姓氏或許也是其中之一。順帶一題,「新垣」這個姓氏,其中一支曾經是琉球王國時代的御廚。如今在王國滅亡之後,他們也轉入民間,販賣糕點為生,沖繩知名的點心「金楚糕」據說就是來自其家族。做糕點的新垣家後來又再分,其中一家採大量生產模式,在許多超市、觀光區都能看到其禮盒販售,可說是在沖繩街頭巷尾,都能找得到的另一個「新垣」。不過也有仍堅持「慢工出細活」,不預約就很難買得到的店鋪。或許在疫情結束,能夠前往沖繩旅遊之際,不妨可以多加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