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校園霸凌2-1】教育部看不到的黑數 台版《黑暗榮耀》真實上演中

    2023-03-25 14:40 / 作者 洪敏隆 / 記者

    韓劇《黑暗榮耀》第二季上架短短三天,便登上Netflix全球榜冠軍,這齣以校園霸凌為主題的韓劇,會受到如此大的注目,是因為校園霸凌不只是韓國的嚴重問題,在全球各地皆有,審視我國對校園霸凌事件的統計,與先進國家使用的盛行率明顯不同,存在的黑數致現行校園霸凌防制政策有很大改善空間。




    引發全球話題的韓劇《黑暗榮耀》,劇中不少情節是實際發生在韓國的社會新聞,例如第一季女高中生拿電捲棒燙同學手臂的殘忍橋段,是真實發生在2006 年的事。去年復仇性質的韓劇超過一半都是與校園霸淩有關,與韓國校園霸凌事件頻傳有關,韓國人因為自身經驗對涉及校園霸凌的公眾人物都會用高標準審視及批判。




    圖片



    韓劇《黑暗榮耀》很多情節,是參考真實社會事件。翻攝自netflixkrInstagram



    今年WBC世界經典棒球賽,2022年以2.11奪下生涯首座防禦率王,也成為韓職史上單季最多K的本土投手安佑鎮,即使被認為是韓國當前最好的投手,卻因被爆出高中帶頭校園霸凌學弟,而被踢出棒球經典賽名單;前陣子被任命為國家搜查本部長的鄭淳信,被爆出兒子6年前涉及高中校園霸凌事件,在輿論的強大壓力下,最終做出撤回職位申請的決定。



    韓國全面普及調查 台灣只呈現主動通報及成案件數



    韓國的教育部每年會進行校園暴力現況調查,針對國小三年級到高中生全面普及調查霸凌,在20229月公布的2021年報告,聲稱受害比例達到1.7%54000人),比前一年增加0.6%,按學校層級劃分,小學3.8%最為嚴重、初中0.9%、高中0.3%,所有霸凌形態中,最常見的是言語暴力(35.6%)、排擠(23.2%)、勒索(15.1%)。




    圖片



    韓國教育部每年會公布校園暴力現況調查。照片截取自韓國教育部



    根據韓國教育部調查,韓國國小學生曾經遭受霸凌的比例,從2017年的2.1%20182.8%,到2019年已經達到3.6%



    韓國的霸凌問題可以從其全面普及的校園調查看出端倪,反觀審視台灣自己官方教育部對霸凌防制的相關調查作為會發現,跟他國相比,台灣遠遠落後,僅公布全年度校園霸凌事件通報數據,就連各地方政府所屬學校的校園霸凌事件統計資訊,包含發生率及處理結果都沒有。



    2017年至2021年公布的校園霸凌事件通報數據,以國中確認霸凌的855件最多,其次是國小的321件,高中244件。若以20162020年公布涉及校園霸凌人數(包含加害者及被害者)平均人次是國小837人次、國中644.4人次,對照這些年國民中小學生總人數,台灣校園平均發生率是萬分之8.8(國小為萬分之7.1、國中為萬分之10.5)。




    圖片



    但是,此數據並未顯現台灣校園霸凌的真實樣貌,不只是民間如兒童福利聯盟2019年針對家長調查,一年內曾遭遇霸凌的孩子高達24,就連官方其他部門所做調查也和教育部公布數據有很大落差。



    官方其他部門調查 台灣校園霸凌問題也嚴重



    衛生福利部的2021年「青少年健康行為調查報告」顯示,國中學生在調查期間的過去30天內,曾經被霸凌的百分比占5.8%,最常被霸凌方式是因身材或長相而被取笑為最多,占 20.4%;高中職學生被霸凌是4.3%,最常被霸凌方式是參加活動被故意拒絕或完全被忽視。



    2017 年科技部傳播調查資料庫的調查結果亦指出,有4成以上的國小學生 41.46%)、3成以上的國中生(31.97%)與1成5的高中(職)生 15.16%)表示自己曾有被霸凌的經驗,且青少年旁觀霸凌的經驗比例也很高,有56國小生、45的國中生曾經在校園中看過同學被霸凌的情況。



    台南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林斌指出,依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之全球「校園暴力與霸凌」調查報告建議,反霸凌政策優先行動之一,即為完整蒐集霸凌防制政策影響數據,以利有效評估政策成效,但是在台灣,與其他政府部門調查相比,教育部校安中心只公布實際通報及確認件數。



    林斌說,由於校園霸凌受害者未必會向學校舉報,即使舉報也未必代表實際受凌次數,因此,歐美等先進國家在調查校園霸凌盛行率的資訊蒐集,並不侷限於學生自陳管道,而是擴大到學生家長及老師,透過不同來源數據的對比分析。



    台灣的校園霸凌通報案件只是追蹤是否解決,「一旦解決就結案」是台灣校園霸凌防制的另一大問題。林斌強調,國外調查統計會追蹤學校用什麼政策工具去解決問題,可是在台灣對學校來說,通報只是讓外界知道有這件事,卻不知道用什麼具體工具來處理。




    圖片



    韓國有很多韓劇都以校園霸凌為題材,圖為《學校2015》劇照。翻攝自kbsdrama Instagram



    以這幾年台灣的校園霸凌通報件數,比例大約僅有2成為確認案件。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認為:「就算不成立霸凌,不代表學校不用做事情,只要有通報,輔導體系都要處理,避免偶發的霸凌事件變成持續。」



    馮喬蘭說,學生遇到霸凌,有很多原因不會主動通報,一種是「認為通報也沒有用」、一種是「害怕被報復」,前者可能與通報後成案比例有關,如果成案採嚴格的霸凌標準,例如有無持續,有人可能遭辱罵一次向上通報,卻被認為是偶發事件,不是霸凌,卻可能忽視偶發事件演變成持續霸凌,後者則與學校對待犯錯的人的態度有關,若只是讓犯錯的人留下委屈和恨意,被害人擔心又被報復,一定不敢通報。



    學校辦學兼辦案 校園霸凌真能改善嗎?



    依據教育部的《校園霸凌防制準則》,學校於受理申請後,應於3日內召開防制校園霸凌因應小組會議,開始處理程序,並於受理申請之次日起2個月內,由防制校園霸凌因應小組處理完畢,在專家眼中政府無非是要展現積極明快處理校園霸凌的態度,卻忽略實際國中小學資源不足的問題。



    「很多老師都會開玩笑說,他們不是在辦學,而是在辦案。」林斌說,調查需要嚴謹與完整的程序,但是官方卻將校園霸凌調查的執行都放在學校是不對的,因為學校組織定位功能是教育服務,不是調查這些案子,教育部並未針對校園霸凌賦予學校專責人員,目前國中小大部分行政人員都是老師兼任,對中小型學校來說,調查是難以負荷。




    圖片



    《黑暗榮耀》以校園霸凌為主題的復仇劇,在全球都掀起話題。翻攝自FB@netflixtw



    因此,過去常有發生學校出現吃案的狀況,林斌觀察這些學校實務運作是有困境存在,另一種問題是法規要求立即快速處理,若沒依規定在其間處理會遭考績懲處,導致很多調查是草草結束,他不解「校園霸凌防制目的不是要讓學生避免受害嗎?政府要求快速處理卻不給予學校資源,對嗎?」



    正如同「房間裡的大象」,林斌說,校園霸凌就像每個人都看得到龐大的「大象」,卻當作沒看見,要防制霸凌必須改變單一的政策工具,必須有新的思維,例如英國會設計通報霸凌的APP,方便學生通報並搭配計畫研究,或針對學校處理上的困境,在人力資源沒有到位前,引進非營利組織,並透過網絡參與,如社區商店張貼反霸凌標誌,讓學生在不同地方都感受到霸凌零容忍,先從霸凌盛行率比較高的區域試辦。



    在遭受霸凌的年齡層中,值得關注的是國中階段,家扶基金會社會工作處處長陳乘斌說,國中階段孩子若對自我認同沒有那麼堅定,又遇到許多負面語言、負面情緒,很容易誘發憂鬱,重則自殘、自殺,探究這階段自殺孩子的背後原因,有一定比例都是因為霸凌。



    升學競爭壓力是主因之一 莫讓孩子有「悲劇英雄」情結



    校園霸凌事件發生原因,有很多因素發生,陳乘斌觀察「反擊霸凌」是一種值得關注的層面,這種弱弱相殘,霸凌者本身也是被害者,只是透過加害去滿足關係的缺憾。



    很多個案也與升學競爭壓力有關,人本曾處理一起音樂班的霸凌,因為競爭關係有人帶頭針對一名女同學,霸凌方式是還涵蓋言語跟關係霸凌,其他人經過該女附近時會故意說「怎麼那麼臭,是不是有人沒洗頭?」,發考卷往後傳時,其他人會對該女說「妳的髒手不要碰到我」,學校處理霸凌卻是僅輔導被害人,讓家長感到不平,沒讓霸凌者知道做錯什麼。




    圖片



    林斌觀察台灣有個狀況,有別於歐美會行政指導學校,不要輕易讓被霸凌者離開學校,但在台灣有很多是受害者離開,因為霸凌者沒有受到實質性懲處,甚至很多霸凌者的家長是不接受結果,認為孩子間只是在玩,導致霸凌事件會不斷重演,如何對霸凌者的家長有相關的約束,確保孩子行為不再犯,也是未來修正政策該努力方向。



    陳乘斌說,有些孩子會有「悲劇英雄情結」,認為反抗只會更慘,而且隨時隨地都會被找到,必須讓孩子理解退讓隱忍不會讓自己免於霸凌,要學會把那條線框出來。



    孩子不願說出口的原因,還有一種情況是老師把被害人當作加害人指責或質疑;陳乘斌說,有些遭霸凌的孩子遇到一種情況是跟老師反映,得到的回應竟是「為什麼是你」、「為什麼別人會找你」。修復式操作的成熟度也有很大努力空間,要加害者對被害人說「對不起」必須是發自內心,如果道歉是強迫,會出現適得其反的效果,這也是校園霸凌防制必須放大到整個學校、環境、結構去檢視改善。  



    學校以成績分類帶頭歧視 種下霸凌種子



    「校園霸凌的三級預防,班導師要有敏感度,但是學校側重升學,給予班導師壓力是在升學,學生均衡發展容易忽略。」陳乘斌說,導師花很多心思是督促學生功課,卻在細微如學生間關係相處方式容易忽略,當第一關守門員的老師沒有注意,第二關的學校輔導系統無法健全,校園霸凌問題就會層出不窮。




    圖片



    校園霸凌原因很多,學校環境氛圍也應該檢視檢討。翻攝自人本教育基金會臉書



    馮喬蘭也強調,校園霸凌事件不能只處理個人輔導,而是與班級經營、學校文化有關,很多學校都是升學思維,甚至為了營造升學競爭造成很多分化,例如人本就處理過學校將學生成績分為天堂區、地獄區,如果是「十八層地獄」的學生,甚至被趕到走廊學習,這種以分數歧視分類的競爭方式,只會帶頭作孩子間歧視的錯誤示範。



    「成人若充滿階級歧視,小孩接收到那氛圍,會讓他往排除差異的方式去做,而這是校園霸凌最大的問題,也是大人該省思如何改進。」



    孩子們遭受霸凌,對於身心發展會有很大影響,台灣不僅應該正視如何呈現校園霸凌現況的樣貌,更應該積極投注更多資源,不要讓校園霸凌「在黑暗中滋長」,要驅除它們,必須投以最明亮的光芒。




    洪敏隆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