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一度以為喊停的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私立華夏科技大學合體案近日捲土重來,然而,不同於過去教育界所談的「合併」,兩校選用的名詞為「整併」,從學生到教職員安置都有所不同,究竟這小小的一字之差差別有多大,又是為什麼有差呢?
「學生不應該散播假消息!」「學生會可以放消息決定另一間學校的去留嗎?」……去年(2022)5月,平常留言只有個位數的台科大學生會臉書上,一則貼文一夜間湧入超過200則留言,內容大多是砲轟學生會「喊死」了別人的學校。
這則貼文的照片,是巨大的「本校擬接收華夏科大案」,表示在校方行政會議及校務發展會議上,提出接收華夏科大提案,預計將等華夏科大全面停止招生、原校學生畢業後,在擇優聘用教職員的條件下接手華夏科大校區。(https://reurl.cc/Y8dYRx)
消息曝光後,不僅校友、師生錯愕,就連華夏主管都表示是「看到報紙才知道」,對此台科大校方也發出聲明,表示此事事先未與華夏科大溝通,對校譽損失與師生不滿表達歉意。
不過這則案子並沒有就此打住。9個月過去,兩校在本月6日共同發布新聞稿,表示儘管去年討論過程中引起誤解,但在雙方持續誠意溝通下,兩校已於同年7月簽訂合作備忘錄,在學術研究、參訪交流等面向展開實質互動。
華夏科大董事會並在12月底一致同意,台科大為最適當合作或合併對象;台科大則於今年1月校務會議決議通過,籌組「整併推動委員會」,規劃二校整併事宜;目前二校已成立工作小組,研議輔導華夏科大學生原校畢業,台科大則延聘具豐富教學、行政經驗教師及行政團隊。
不管是接收還是整併,如今位在新北市烘爐地山腳下的華夏科大,幾乎已經確定,幾年後會成為台科大的新校區。
這起整併案的緣由主因有二。一是位於台北市基隆路旁的台科大,在校園緊鄰蟾蜍山的情況下佔地僅36.6公頃,只比大安森林公園大上一些,在土地使用已達極限,且不少老舊校舍必須翻修情況下,歷任校長無不想方設法找新校地;而另一方面,華夏科大也預見了少子化影響下的退場危機。
2020年時,華夏科大新生尚有1199人,隔年隨即跌至817人,來到2022年僅存545人,腰斬的入學人數並不樂觀。
私校招生攸關生死,過去就如其他私立大專校院一樣,華夏教師也要負擔招生責任。然而一名華夏資深教師告訴《太報》記者,在招生始終沒有起色下,近年來主管、招生單位越來越放手,「高層好像也放棄了,就是看要合併還是送地。」
對此,校方則有另一個角度的說法。華夏科大主任秘書鍾國強對記者表示,學校財務健全,也沒被教育部列管,但董事會看到少子女化趨勢不可能改變,繼續拖延只會讓事情更嚴峻,「所以要快點,不要等到停招、停辦(停止辦學),教職員、學生安置都有問題時才來想辦法。」
鍾國強解釋,兩校從今年(2023)2月開始就展開密集協商,且董事會有指示,學生受教權、教職員工作權都要充分保障,「學生保證原校原地畢業,教職員要全部聘用,假如沒有這個前提,後面就不用談了。」
兩校合一是進行式,接下來要討論的就是人何去何從?該名華夏資深教師也透露,華夏科大人事室在上個月底,便要求老師提交個人專長資料給台科大參考,而儘管校方宣稱保障工作權,校內不少教師還是感到焦慮,「如何執行目前根本沒有具體的資訊,只有主管口頭說說,也有老師擔心過去台科大,教師評鑑過不了很快被解雇。」
對此,台科大主任秘書呂政修受訪時則表示,原來華夏科大的教師,會分批以專案教師的方式聘用,關鍵還是因為台科大教師員額僅有400多位,未來員額還需再向教育部爭取,但他也呼籲華夏教師不用擔心,儘管部分科系看似無法銜接,但像化妝品系,如果教師的專長是跟材料相關,可能會進到化工系,如果是跟美學相關,則可能會聘到設計類科系,不會限縮於科系,主要還是回到教師的專長。
在學生方面,全國私校工會理事長尤榮輝則指出,現行教育法規尚未容許公私立大學合併,目前所談的整併,不會讓華夏學生變成台科大學生,「畢業也不會拿台科大畢業證書」,且學校須先按照《私校法》完成退場,包括停辦、解散、清算並將剩餘財產捐贈,華夏教職員須先離退或被資遣,才由台科大決定是否以約聘方式僱用,儘管肯定兩校的嘗試,但他也呼籲,「教職員生不應有美麗錯誤的幻想。」
過去大學合併,如新竹教育大學併入清華大學後,學生是領取清大畢業證書,但會加註原竹教大科系,且因兩校教師員額合併,教師多以專任方式聘僱,而華夏、台科大兩校畢業證書分明,教師則改以約聘性質的專案職缺聘任,顯然整併跟合併的意義有所落差。
對此呂政修代表台科大受訪時僅表示,重點是怎麼把兩校資源做最有效使用,「所以我們想過這(整併)是目前最適切的做法。」
曲折的做法背後原因其來有自,關鍵在於公立、私立大學合併,一者過去缺乏法規規範程序,再者也鮮有人有意願進行。私立科大協進會理事長葛自祥受訪時對此點出關鍵:「因為現在華夏都是公益董事,所以才好處理。」
不同於其他私校,2002年時,華夏因涉入弊案等因素,遭教育部依法派任公益董事及監察人至今,如今董事會皆為教育部派任,多為教育界代表人士,包含現任董事長劉三錡曾任教育部會計長、前董事長孟繼洛曾任台北科技大學副校長,此外董事會還包括前金管會主委丁克華等。
葛自祥強調,「不是說私人董事胸襟不大」,但是實務面來看,私人董事思考的是如何讓學校生存並經營下去,通常很難會主動把校地「送」給公立大學,他認為此案可以較順利推動,關鍵還是在此,董事會通過後,接下來就要處理人事問題,而事實上教職員人事一直是公、私立學校是否能合併最困難的問題,尤其公校教師適用公保跟退撫制度,私校教師如何銜接一直是挑戰。
教職員聘用的問題,正是過去公、私立大學無法合併的另一大主因。
為了因應私校在少子化中面臨退場危機,教育部2020年時委託中正大學執行研究,就公私併議題進行分析。根據瞭解,中正大學團隊訪問國內各大專院校主管、經營者後,發現受訪者皆認為最大問題就是人事,包含薪資、聘任方式與退休福利制度皆完全不同下,要直接進行組織整併相當困難。
尤榮輝則指出,若真要進行公私併,公校須先法人化,才能與身份為法人的私校合併,同時期待政府修法,讓公保與勞保年資銜接,私校退撫制度與勞退制能互相轉換,讓公校以使用勞保的約聘方式僱用私校教職員,而要先達到這些程序,才能真正啟動《私校法》提供法源依據,而在目前尚無法規程序的情況下,他肯定兩校勇於突破法令限制,期待「整併」順利並成為公私併典範。
近2年來,公立學校取得私校土地已有許多先例。位於花蓮的台灣觀光學院在退場後,校地由空中大學接手,嘉義的協志工商停辦後,則要將校區捐予中正大學,共同點都是等學校關門後才有辦法進行。如今在少子化威脅下,台灣已有多所私立大專校院走上退場,而公立大學則亟需新校地、設施發展,衡量未來高等教育發展下,公私立大學的資源結合是否能有新模式?在修法打開空間之前,台科大跟華夏科大的整併如何落實,也將是值得觀察的重要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