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網瘋傳梅花豬肉「恐有病變腫瘤應少吃」 農委會發聲闢謠

    2023-02-22 21:01 / 作者 鄭惠元

    網傳一名肉販在社群po文聲稱梅花豬肉恐有病變勸網友少吃,經媒體報導引發議論,農委會今(2/22)澄清說明國產毛豬在屠宰過程,均經過屠檢獸醫師逐頭檢查,多年來已建立完整肉品檢查及汰除機制,如有發現不合格之肉品,均判定廢棄不會流入市場,衛生安全無虞,消費者可安心食用。




    圖片
    農委會表示,國產毛豬均經屠宰衛生檢查,安全無虞消費者可安心食用。示意圖。資料照片




    一名網友近日在臉書社團「爆廢公社po文,稱自己以前在豬肉攤工作過,並強調「通常是業內人士才會知道的事,懂的人會盡量少吃這個部位」,勸網友少吃梅花肉,並指因為該部位接近打針的地方,有些會出現肉瘤,瘤的內部是綠色、淺綠、偏黃,有些乾掉變粉狀,或呈現膏狀、水狀,且有刺鼻惡臭等,該網友也稱「肉販會將這些病變的位置切除,切乾淨後再擺出來賣」,還補充「個人估計大約10頭豬大概6-7頭或多或少都有」。



    該說法經媒體報導引發熱議,網友紛紛留言「感謝」、「長知識了」、「還好我很少吃梅花肉」,但也有人跳出來說明「在前頸打針是因為這個部位的肌肉少較沒有價值,一般是吃不到的」,並希望原po「別一竿子打翻一票豬了」。



    對此,農委會今天發布新聞稿特別說明,豬肉梅花肉多半位於豬隻肩頸部位,肉質軟嫩,油花分布均勻,深受消費者喜愛,惟因豬隻跟人一樣,在生長過程也會予以完整之防疫措施,如在頸肩部注射疫苗,少數豬隻的梅花肉會出現肉瘤等現象,一般肉販會將這些部位切除,只要清除乾淨,不會影響肉質之衛生安全。



    農委會強調,國產毛豬在屠宰過程,均經過屠檢獸醫師逐頭檢查,多年來已建立完整肉品檢查及汰除機制,如有發現不合格之肉品,均判定廢棄不會流入市場,衛生安全無虞,消費者可安心食用。



    另外,台灣冷凍肉品工業同業公會亦說明,豬隻疫苗注射已行之多年,且為正常之防疫措施,不影響肉品品質及衛生安全,且因肩頸部位屬較常注射疫苗之位置,偶有發現因注射造成之腫脹,為屬正常之現象,肉商在販售時,也會仔細清除,不會影響肉品安全,消費者可安心購買。



    農委會最後強調,配合產地清楚標示及落實市面抽查與邊境管理,迄今均未檢出異常或不合格之豬肉產品,消費大眾的權益均獲得確保。該會也持續與衛福部、教育部緊密配合,全面盤點國產豬肉上下游溯源並規劃妥適管控措施,讓全國消費者及學童午餐均可享用衛生安全之國產豬肉,確保國人吃得安心又健康。




    鄭惠元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