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實質薪資連續2年負成長 學者:別讓通膨掩蓋警訊 應著重提振經濟

    2023-02-17 19:40 / 作者 徐筱嵐

    行政院主計總處今(17日)公布去年全年的薪資統計結果,其中實質經常性薪資連兩年「倒退嚕」。學者分析,受到通膨影響,民眾支出增加,使得實質經常性薪資相對衰退;但千萬不要以為只有通膨因素,由於全球經濟同時下行,我國經濟成長率今年雖能「保2」,但終端需求疲弱影響出口,反映在產業的獲利和訂單上,也牽動薪資和工時都減少等問題。




    圖片
    在出口和外銷訂單持續衰退的情況下,學者分析,在經濟成長難有果實的情況下,薪資成長空線很有限。資料照




    主計總處今發布去年12月暨全年受僱員工薪資調查統計結果,去年全體受僱員工平均經常性薪資4萬4,417元,年增率2.80%,但去年通膨率2.95%,使得實質經常性薪資掉到4萬1,357元,年減0.15%,連續2年薪資負成長。



    值得注意的是,111年受僱員工人數平均為817.1萬人,年增4.1萬人,儘管製造業全年人數成長1萬人,但去年下半年起,由於全球需求驟降,出口走疲,製造業受僱員工人數及加班工時都受影響,去年12月我國製造業受僱員工人數連續5個月下滑,加班工時則連續6個月呈現年減。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邱達生分析,從去年全年的外銷訂單和進出口貿易統計數據來看,影響經常性薪資有兩大因素,一是全球通膨,物價紛紛上調,民眾消費支出增加,說是通膨吃掉薪資成長不為過,自然反映在實質經常性薪資上。



    邱達生說,二是去年經濟成長不如預期影響企業獲利,去年疫情期間,內需型服務業首當其衝,高科技業在第一季到第三季的出口表現亮眼,但第四季的情況出現反轉,製造業也不盡理想,加上歐美持續升息、通膨,使得終端消費呈現疲軟,影響我國出口。



    雖然內需型產業逐漸復甦,且金融及保險業等表現也不錯,邱達生認為,光靠這些產業無法提振內需,自然也難帶動薪資成長,儘管今年第二季以後通膨因素會逐漸減弱,但GDP一定不如去年,要「保2」沒問題,經濟成長難有果實的情況下,薪資要成長也很困難。




    徐筱嵐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