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集團16日無預警公告,旗下工業富聯處分投資中國大陸紫光集團,處分後間接對紫光持股為0%,引發市場震撼。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資深副執行長李淳分析,鴻海做出此決定的三大因素,一是投審會卡關過久、審查過關機率低;二是鄭州廠事件的後續及美國期待供應鏈分散因素;三是半導體策略長蔣尚義可能提供的新布局思維。
鴻海集團旗下工業富聯在16日晚間突然出清中國大陸紫光集團所有持股,由於這筆轉投資案才於今年7月宣布,在5個月內出現巨大轉折,引發市場高度關注。鴻海今(17日)說明,因時序已屆年底且程序上尚無法定案,為避免可能產生諸多不確定性,或影響後續投資布局與資金運用彈性,決定處分紫光集團持股。
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資深副執行長李淳受訪時分析,鴻海方面可能掌握到審查不通過的可能性高,與其等到審查結果出爐後再尋找買家,不如主動出脫,反而能降低損失,也對鴻海本身的商譽及其他領域有正面幫助,推測此為直接原因。
李淳也提醒,鴻海接受的關切來源,不限於台灣,其主要客戶以美商為主,尤其美國在今年2月發布「關鍵供應鏈審查報告」中,提到電子代工產業,在全球前十大電子代工廠商中,台廠就占7家,合計全球市占率高達79.4%,且主要生產基地均位於中國,光是鴻海一家就占比達40.9%,內容更提醒「高度依賴中國等亞洲製造重鎮」。
李淳認為,站在鴻海的立場,勢必得考量與客戶間的關係,紫光案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不亞於利益評估,加上中國大陸對疫情實施「清零」政策,旗下富士康鄭州廠在一個月前發生動亂、衝擊生產線的產能等,也加速鴻海採取「China Plus One」的考量。
還有另一項可能性,李淳指出,台積電前共同營運長、現職鴻海集團半導體策略長的蔣尚義是關鍵,蔣尚義曾二進二出中國半導體指標廠中芯,說是最了解中國大陸半導體發展的業內人士絕對不為過,其布局思維讓鴻海在半導體發展或許產生不同的思維,而降低在對岸的生產,分散到其他地區布局,也是一種策略,別忘記這位資深的半導體重量級人才。
李淳表示,今年7月鴻海投資新紫光確實讓人意外,畢竟美國才發布「關鍵供應鏈審查報告」沒多久,或許當時新團隊給的條件優渥,但短短幾個月的變化,出現太多不確定性因素,在此時間點「與其被迫不如主動」,不僅能全身而退,並反映出鴻海符合大趨勢的布局,以及自身長期發展需要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