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公布新增新冠肺炎(COVID-19)案例,本土2萬3718例、境外移入201例,中重症134例,另新增32例死亡。指揮中心8月1日曾公布2例社區BA.5個案,為北部的一男一女,其中分別有1位同住家人和1位職場同事確診,今男性家人的定序結果出爐,確定為BA.5,成為國內第2起BA.5家庭群聚。職場同事部分,目前仍在定序中。
今新增32例死亡病例,年齡從90多歲至40多歲,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其中40多歲的有2位,其中1位是有接種3劑疫苗,且本身無慢性病史的男性。
該名40多歲的男性,於7月24日在社區採檢所快篩呈現陽性,之後通報確診病於家中進行居家照護。26日不幸被發現家中死亡,行政相驗開立診斷書,指出為肺炎併呼吸衰竭。不過,羅一鈞表示,由於目前詳細的病程與資料仍有欠缺,所以該例目前還無法提供給大眾較進一步的資料。
另一位同為40多歲的男性,沒有接種疫苗,本身患有慢性肝病。羅一鈞指出,男子於7月13日開始出現發燒與呼吸喘的症狀,16日到醫院採檢確診,並安排住院,最終仍於26日過世。死因為肺炎與肺膿瘍,另有肺膿瘍併發敗血性休克,男子本身的慢性肝病也有出現急性肝衰竭的情況,所以屬於多重病因的死亡。
兒童重症部分,今新增2位小朋友,都是1歲的男童,且皆為醫院後續補通報的病例。羅一鈞表示,第一位是MIS-C個案,於5月15日確診,23日康復後卻又再度出現發燒、右頸部腫痛,且高燒不退,於是29日急診安排住院。
住院期間檢查出頸部有膿瘍,因此進行引流,膿液經細菌培養是陰性,但發燒症狀仍持續不退,且經進一步檢查發現有心包膜積水,因此院方懷疑是MIS-C。目前改用免疫球蛋白治療後,症狀已逐漸改善,並於7月1日出院。
另一位1歲男童為腦炎個案,羅一鈞指出,男童本身無慢性病,5月28日出現發燒、流鼻水等症狀,經快篩呈現陽性。由於29日出現全身抽搐,送醫急診進行頭部的電腦斷層檢查後,發現有腦水腫,因此懷疑是腦炎。
之後轉入加護病房、插管使用呼吸器,經照護後已於6月9日拔除呼吸器,13日轉出加護病房,28日順利出院。
目前累積的兒童重症人數為144位,腦炎佔26位、MIS-C佔77位,同時這兩種也是國內兒童重症的前2名。
1日指揮中心報告,新增2例BA.5個案,為北部社區感染的本土個案,分別為30多歲的一男一女。其中男子有2位同住家人,經匡列後續回頭採檢,1位是陰性、1位陽性,今陽性個案的定序結果出爐。
羅一鈞表示,該名男子的確診家人,為1位60多歲的女性,定序結果確定證實為BA.5。
該名60多歲的女性,為指標個案男性的母親,她於7月27日接受採檢,當時檢驗結果尚未出來,但她隔天就出現頭痛、上呼吸道症狀,因此自行居家快篩發現呈現陽性,29日實驗室也確定PCR為陽性,Ct值32。羅一鈞表示,指揮中心針對27日的採檢進行定序,昨(2日)確定為BA.5。
羅一鈞指出,染疫的男性一家人,除因同住而易感染外,主要是因為該指標個案的男性於發病後,曾於7月25日由該位60多歲的女性開車載去醫院採檢,所以比較有關的接觸是在25日。
羅一鈞認為,目前依發病日的先後順序,以及接送就醫採檢的接觸來看,不排除是指標個案先染疫後,再傳給同住的該位60多歲女性。因此該名女性應該非感染來源,而是下游遭感染的個案。
羅一鈞表示,該起為國內第2起BA.5家庭群聚,同時為北部的第1起。羅一鈞推測,該起家庭群聚的源頭,目前仍以社區感染的可能性最高,不過目前還無法釐清是藉由怎樣的傳染來源而遭感染。
另外,北部30多歲女性的職場接觸者的陽姓個案,目前定序仍在進行中,羅一鈞表示,若有新消息會在記者會再跟民眾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