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確診連日破千!醫曝「6大自保工具」3症狀持續3天請快篩

2022-04-21 14:27 / 作者 蔣佩庭

圖片
新冠肺炎肆虐,黃軒醫師分享6大自保工具。(圖片來源/Unsplash)




1.台灣社交距離App



「台灣社交距離 App」是由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開發,為行政院及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合作的防疫App,如果你符合告警條件(曾與確診者於2公尺內接觸2分鐘以上)的用戶手持裝置會出現App告警畫面,並由用戶自主向衛生單位通報。



App主要透過藍牙比對你與身邊的人之距離,並記錄最近 14 天內的接觸史。大家於外出活動時可能會接觸不特定風險人群,而這些接觸到的風險人群,如果有人後來確診 COVID-19,App可輔助於第一時間通知曾與確診者有接觸之人員,發掘可能的風險個案。



2.自備快篩工具



何時需要快篩?



快篩試劑有5大使用時機:




  1. 有和確診者接觸史。

  2. 有與確診者足跡重疊。

  3. 居住地方是omicron 病毒熱區。

  4. 一直反䨱出現呼吸道症狀。

  5. 出入醫院慢性疾病的高風險族群。



快篩需要多少次?



在台灣從2022年4月20開始




  1. 居家隔離者安排1次快篩或PCR,之後在隔離期滿當日再快篩1次,計共兩次。

  2. 居家檢疫者則是入境採檢1次PCR後,在10天檢疫期滿時再快篩1次即可,計共只有一次快篩。另會提供備用快篩試劑1支,如果出現症狀時仍然可使用。



3.了解自己症狀,不自亂陣腳



Omicron病毒大部分是無症狀為主,若有症狀也似輕症狀為主。



Omicron常見症狀:



感染Omicron最常見的5大症狀,主要為頭痛、喉嚨痛、流鼻涕、打噴嚏、身體疼痛等,這些症狀和感冒很像。



哪些症狀持續,必須快篩?



韓國之前的omicron染疫調查發現,「3大症狀之一,持續3天」如果有喉嚨痛、咳嗽或是流鼻涕等狀況,持續了3天以上,那麼最好做一下PCR篩檢或是快篩。



4.常備一些藥物



由於Omicron病毒似感冒症狀,民眾可以準備的藥品,也是跟一般緩解感冒症狀差不多:




  1. 乙醯胺酚可以解熱止痛,包括喉嚨痛、發燒、頭痛。

  2. 止鼻水藥(抗組織胺),可以緩解流鼻水、過敏症狀。

  3. 是止咳藥,那是因為Omicron病毒感染引起的大部分都是乾咳。

  4. 腸胃藥,不少人感染Omicron後會腹瀉,腸胃藥可以止瀉或緩瀉,減緩腸胃道蠕動。但如果症狀持續或加劇,就不要一直吃,而是可以訊視會診看醫生來診治才正確!



5. 心情溫度計



你今天心情,好嗎?你有在情緒勒索嗎?



你被如同軟禁在家,10天吃吃喝喝都需要他人協助,哪裡都不能去,心情哪裡會變好呢?需要找人協助嗎?



在病毒肆虐期間,專業人員在乎的就是症狀變化、病毒變化、身體變化!別忘了,你的「心情變化」可由你測試一下,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該尋找專業人員心裡治療或輔導,以免影響家庭和諧生活。



這是一款由自殺防治學所提供的叫,簡式健康量表(Brief Symptom Rating Scale,簡稱BSRS-5)我們俗稱「心情溫度計」。一個簡短有效,可以作為焦慮、憤怒、憂鬱、自卑與失眠等五個常見的精神情緒狀態的自評篩檢量表,也可以檢視最近一星期中(包括今天)我們自己的心情狀況,這個量表如圖,也可以去下戴他們的App。



得分說明




  • 0 ~ 5分:恭喜您,您的身心適應狀況良好。

  • 6 ~ 9分:屬於輕微情緒困擾,建議「找人談談」抒發情緒。

  • 10 ~ 14分:屬於中度情緒困擾,快「找心理諮商」或接受專業諮詢。

  • 15分以上:屬於重度情緒困擾,請盡快「找專業輔導」或「精神科醫師」聊聊。



在台灣,可以透過很多專業機構提供心理諮詢服務並即時搶救因壓力過大的問題:




  1. 衛生福利部安心專線 1925(依舊愛我)。

  2. 生命線專線 1995 (要救救我)。

  3. 張老師生命專線 1980(依舊幫你)。



以上資源,希望給因防疫產生極大壓力(例如憂鬱、狂躁、家暴、走不出負面情緒…)的大家,均可在必要時刻提供適當的心理支持。



6.電話留給有需要或緊急的人



多數感染者症狀輕微,But如出現以下症狀:呼吸困難、持續胸痛、胸悶、意識不清、皮膚或嘴唇或指甲床發青…你可打電話搶救生命的專線。在台灣共有三條緊急專線:119、衛生局或1922協助立刻就醫。



但是如果打不通,病人已經開始有意識不清、皮膚或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等等症狀,同住家人仍然可以馬上緊急就醫,不要擔誤了,黃金時間的搶救。



但如果單純只是你個人的情緒管理不佳、焦慮不安、胡思亂想、失眠難安,可以少選擇這些「救命電話」而佔住了這些專線,反而有些緊急狀況需要的人卻打不通,這些缐我們是可保留給真的有需要的或急重症病人使用的。



如果單純是你個人的情緒管理不佳、焦慮不安、胡思亂想…影響到生活品質或是心情溫度計>10分,你要打的是「安心專線」!



還是要提醒我們現在是Omicron 病毒到處亂跑危險時期,我們要有「加強版的防疫新生活」也就是除了「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距離」,還有必需加上「戒煙、戒酒,不能熬夜」。



期待人民:




  1. 全民要有足夠疫苗的覆蓋率。

  2. 全民要有足夠的抗病毒藥物。

  3. 全民要有足夠快速篩檢工具。



在「充分準備下」,全民才能進入「人工與自然的群體免疫」狀態下脫險,才是真實未來存在的生活。



作者:黃軒醫師博士 文章出處:Facebook

(本文獲作者授權刊登,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





 


蔣佩庭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