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多時的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再外推方案於今(10月12日)進行環差審查,為使「三接再外推案」不受藻礁公投影響,能順利進行,經濟部罕見地連發新聞稿反擊環團的藻礁危害說,並強調研究結果顯示,離岸影響海床面積僅2%,對藻礁生態影響甚微,若公投通過,三接砍掉重練需再耗11年,全台每年將少137億度電,恐有限電危機。
面對經濟部與中油的來勢洶洶,藻礁公投推動聯盟領銜人潘忠政直批,經濟部不改變錯誤決策,而中油的新聞稿內容,有多處扭曲藻礁公投理由書,如「顯示礁體最多只到水深18公尺的海域」,與環差報告提及的20至30公尺有落差,顯示中油並未在環評報告中據實登載,企圖影響公投結果。
位於桃園大潭觀塘區工業區的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興建計畫,自2018年通過環評之後,中油便著手進行開發,由於該區擁有全球少見的大型藻礁地景及生態系,藻礁公投推動聯盟主張,大潭藻礁具世界自然遺產價值,且1年約可固碳500公噸,要求中油應重新選址。而中油曾多次提出替代方案、減縮開發面積,表示已委託數個專家學者團隊進行水下調查,該區僅有零星生物,不具藻礁生態系。
經濟部與環團進行多次對話,但雙方並無共識,藻礁公投推動聯盟於2020年發起「珍愛藻礁」公投案,預計在12月18日進行投票。為了因應公投,行政院於5月宣布再外推方案,將工業港再外推455公尺,離岸1.2公里,此舉將使工期再延期2年半,預計2025年6月才能供氣,並增加預算約新台幣150億元。不過,藻礁公投領銜人潘忠政認為,公投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延期,工程也應先行暫停,以免破壞藻礁生態。
不過,眼見公投日逐漸逼近,經濟部趕在雙十連假期間,連發新聞稿針對外界的質疑闢謠,反批藻礁公投的主文內容有誤。經濟部今(10月12日)由次長曾文生出面說明,他強調,「今天出來開記者會不是反擊或者帶風向」,而是針對三接再外推方案所帶來的影響進行說明,期盼透過科學證據落實對話溝通。
經濟部指出,三接再外推方案影響海床面積不到2%,且潮間帶與海底也分屬不同生態系,新方案對藻礁生態關聯性甚微,經過模擬漲退潮水流發現,新方案反而有利藻礁,最後則是評估在觀塘建港,每年平均可營運天數高達341.9天,有其效益。
經濟部表示,三接再外推方案雖讓供氣期程延至2025年中,但已盡力兼顧環保與供電,一旦公投通過,將三接遷離大潭,「砍掉重練」需再耗11年,全台每年將少137億度電,同時對減煤、減少碳排造成衝擊。
藻礁公投推動聯盟則反批,經濟部為了直接進行開發,而大費周章地發新聞稿,運用不對等的部會權力現實,不僅葬送環評專業,連帶把總統蔡英文承諾的「藻礁永存」一併葬送。況且,藻礁生態系並非單獨存在,涉及整體近岸生態系之間的互作用,經濟部跟中油「切豆腐」式的狡辯以及對生態系歧視的切割方式,是嚴重錯誤。
藻礁公投推動聯盟質疑,經濟部搶在環差審查會議前發布新聞稿,是否企圖影響專案小組的判斷,欲在公投前完成環差審查來取信民眾,進而影響公投結果。並請中油說明目前進行中的工程是否有藻礁存在?若真有藻礁,中油應告訴全民環評是如何通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