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肌膚一直在散逸水蒸氣,每一口呼吸,我們體內的水分都持續流失。為此,我們必須不停地補水。超過三天未曾攝入水分,人類的生命就無法延續。
因此,獨自一人在山上走失,求生本能會帶領迷途者朝溪谷前進,往下坡方向走,讓自己有水可喝。
在北美,往溪谷走或許是對的。但在台灣,這合乎生存本能的想法,卻是致命的——很多在山區迷路,往溪谷前進意圖自行脫困的人,最後都沒有喝到水,而是先在山腰摔死。
為什麼?核心差異在於地形。北美有很多寬緩的老年期溪谷,但台灣山區的溪谷都還在幼年期,處處是瀑布與激流,兩側切削出的山壁,陡峭而難以立足。而那不是缺乏登山經驗的迷途者,他所能應付的地形。
最近疫情稍稍舒緩,登山活動只是微幅鬆綁,卻立刻就有幾起山域事故。而這些在山上迷途的人,又走向溪谷,喪失了性命。
以統計數字來看,台灣平均每年都有二十多人在深遠的山區死亡,而迷途,是近半數的山域事故之成因。
幾乎所有的搜救人員,都知道迷途者會往溪谷走。但迷途者的移動方向是隨機的,而他可能沒有下到溪谷,就先滑倒摔落,被困在半途的任何地方。所以搜救人員還是得先在茂密的森林中,進行地毯式搜索。
迷途者走動的時間越久,需要進行地毯式搜索的面積就越大,而在茂密的森林中,尋找一個可能把自己蜷曲在樹洞中保暖的待援者,真的很難,很耗時。
我們得知道搜索面積和移動時間是個數學上的平方關係,到最後,當搜索需要動員的人力成為天文數字之時,迷途的人就只能永遠消失在山裡了。
所以搜救人員和資深的山友,都呼籲迷途者盡可能停留在原地不要移動,至少給搜救人員兩天可以努力的時間。撐到第三天真的受不了必須找水的時候,我們也希望迷途者至少要沿途留下人為痕跡指引搜救人員。
但是,從數字上我們也很清楚知道,聽到這個呼籲的人真的很少。
我很希望這個觀念能寫進我們的教科書,至少我們可以嘗試教孩子怎麼跟搜救人員配合,增加自己獲救的機會。不過現在我們連這件事也還沒辦法做到。
合乎動物本能的事情,是不需要特別教的,但在山上迷途,我們卻得抵抗自己的動物求生直覺,停留不動,這樣才有最大的獲救機會。而這麼簡單一個觀念,就是需要後天學習的。
現在您能記得,在山上迷路應該要盡可能停在原地等待救援嗎,不要貿然下溪找水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