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台灣疫情持續緊繃,但室外籃球場不時可見民眾未戴口罩群聚運動,稍早桃園市長鄭文燦已下令拆除桃園市內近四百座室內外籃球場籃框,避免「各路灌籃高手」夜間群聚。然而,居家防疫期間還有哪些運動可以輕鬆做,以下介紹三種不同運動類型,隨時都可居家「動起來」。
鄭文燦稍早在臉書寫下,請大家忍耐一下,防疫優先!有不少市民朋友反應,公園內籃球場還是有民眾聚集打球,因籃球運動較不易戴著口罩進行,擔心成為防疫破口,所以養工處權管13座籃球架已拆除完畢,體育局轄管4座全數拆除,13區公所也已陸續拆除358座籃球框。因球場多為開放式空間,不易完全封鎖。全台升級為3級警戒後,非常時期必須使用非常手段。
不過,居家防疫期間其實仍有不少運動,可依循個人體能狀況及醫師許可,就可在家輕鬆紓壓,以下介紹跳繩、開合跳與瑜珈三種運動。
一般的跳繩屬於有氧運動,連續跳10分鐘消耗的熱量,相當於慢跑30分鐘,燃脂率約是跑步3倍。但千萬要特別留意跳繩姿勢是否正確,正確的跳繩動作應該是放鬆的,眼睛直視正前方,上身與腰背自然挺直,而手腕與小臂配合搖繩;腳前掌輕輕落地彈起離地,跳起的高度恰好可以讓繩子剛剛通過。當跳繩速度加快後,跳繩還會變成有氧和無氧的結合訓練,減少肌肉流失的同時,跳繩結束後也能持續燃燒脂肪,讓燃脂效率最大化。
開合跳(Jumping Jacks) 是一個可以短時間提升心跳、燃燒脂肪的動作,並可作熱身動作之用。運動方法在於站立挺胸收腹,跳躍時雙腳向外張開,雙手向上擊掌或交叉。大約廿個開合跳後休息十秒,連續三輪後,可與深蹲跳(Jumping Squat)交互訓練,由於深蹲本身就是很好的下肢訓練運動,配合跳躍利用下墜作負重,加強對肌力的要求,馬上成為了高強度的訓練。
關於瑜珈的好處,除了可消耗身體裡的熱量;另外,瑜珈運動更有助於排汗,因此同時也有消水腫的優點,同時瑜珈進行時要練習使用更深的吐納,因此肺部會比平常擴張更多,幫助氧氣能順利進入血管和其他器官,達到提高心肺功能的效果。
此外,國民健康署提供居家適度運動的3個妙招,讓您在家鍛鍊身體,提升防疫能力:第一,伸展或肌力訓練:如仰臥起坐、伏地挺身、彈力球或彈力帶,或是客廳來回走動、原地扭腰擺臀和家人一起跳舞。第二、利用室內運動器材:如室內腳踏車或跑步機等來維持身體活動與運動。第三、做做健康操:兒童及青少年選擇有趣的親子活動,進行快樂體操和遊戲;成年人可做上班族健康操;老年人則可以在家打太極拳、八段錦、高齡長者健康操,或從居家的身體活動,如步行、曬衣服、提物、站姿或坐姿等日常活動,強化身體的平衡力、肌力、柔軟度或心肺耐力等,促進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兒童及青少年每天應累計至少60分鐘中等費力身體活動,成人每週則應累計至少150分鐘;活動能力較差的老年人每週至少應有3天進行增強平衡能力和預防跌倒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