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習慣將零食綠乖乖放在電腦機房或電子設備旁,期許機器能夠穩定運作,隨著台灣科技業不斷在國際版面曝光,如今此台灣特有習慣也受外媒挖掘。《BBC》為此發表一篇專文報導「乖乖文化」,讓外媒記者訝異的是,不只科技業愛放綠乖乖,醫院與台灣最頂尖研究機構也深諳此道。
該篇報導提及,在科技發達的台灣,人們能在實驗室、銀行、醫院的重要機器或周遭發現乖乖的蹤跡,「台灣人仰賴這款奶油椰子口味的零食,讓機器保持最佳狀態。」《BBC》進一步追溯「乖乖文化」起源。
廖金港於 1968 年創立乖乖公司,原從事藥品進口業務,後因當時製藥業務低迷,便逐漸轉型、往食品製造業發展,該公司創立沒多久便推出內附卡通貼紙、塑膠製小玩具的乖乖系列零食。
關於乖乖從一款專設計給小朋友的零食,轉變為馴服台灣機器的幸運符,廖金港的孫女、乖乖總經理廖宇綺向《BBC》分享自己聽聞的故事。
有位研究生在撰寫論文時,時常遇電腦當機狀況,當下他認定「電腦需要護身符」,因此選了有暢行含意的綠色包裝乖乖。有了綠乖乖的陪伴,該研究生的電腦確實正常運作,讓他如期完成論文。
因該研究生從事 IT 產業,這起事蹟也在業界傳開。儘管起源有待考究,各行各業開始把乖乖當護身符已成不爭的事實。自 1990 年代起在台北國際社區廣播電台(ICRT)工作的工程師 Lionel Leng 也表示,自己看過其他專業人員帶上綠乖乖,接著他也開始承襲這個習慣。
想讓乖乖擔任機器守護神,還得使用得宜。雖然乖乖有五香、巧克力等口味,業界多數認為唯有使用綠色包裝的奶油椰子口味才有效用,因為綠色猶如紅綠燈般,具順暢通行之意,同樣的,若使用其他紅黃顏色包裝的乖乖,則有示警意味。最重要的是,乖乖若過期就會失去幸運作用。
如今,綠乖乖成為在通常嚴禁飲食的機房中,極少數暢行無阻的食物。除了 IT 產業,台灣最頂尖研究機構中研院裡也能找到綠乖乖。自 2002 年起,研究所的技術人員會將乖乖擺至盒中,以避免齧齒動物啃食。
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丁仁傑從社會心理學角度分析:「有些人可能相信,有些人不信。但我們都相信一件事,在事情可信和不可信之間有許多的含糊曖昧地帶,也就是為什麼一直有人相信擺乖乖,會讓機器乖乖。」
面對外界稱「絕不能將放置機器旁的乖乖開封食用,否則設備將出狀況」的說法,乖乖總經理廖宇綺表示,製造食物的本意就是被食用;同時,她感激父親與祖父留下的乖乖能如此受歡迎,並自豪台灣是世上唯一讓該種零食成為文化現象的地方。
這篇報導也引起台灣民眾的注意,有人開玩笑稱「我國最大機密竟然被這樣攤在陽光下」,也有人認為「外國人可能覺得我們在怪力亂神,但乖乖真有不可質疑的神力,印表機放了都不會卡紙」。
Source:
《BBC》:The 'good luck' snack that makes Taiwan's technology beh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