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的憂鬱現象。(圖片來源/Pexels)
「更包容」:無論是性別上、種族上。 台灣在公投的議題上,無論是同婚、LGBT的彩虹遊行或是在推廣台灣本土語言、原民音樂,通通都是年輕族群。透過網路的串連,他們更顯包容
「比前個世代更厭惡風險、更少飲酒」:舉個例子好了,我有發現新一代的住院醫師越來越少牛飲喝酒,無論是在醫師的忘年會和醫界前輩們比起來,喝酒喝得更保守,開車也是。整體而言,新的世代在風險上,更傾向保護自己。
「體驗無聊讓孩子的時間不用排的滿滿滿」:不是每個六日都要排各種行程和學習活動。不用上圍棋課學專心、上程式課學邏輯、上美術課學美感、上小提琴課學氣質,還有英文課、珠(心)算課甚至第三種語言課。
有沒有可能讓他們「無聊」, 讓他們用自己家中的書籍、玩具,自己摸索? 自己去學著打發時間?
「身處大自然」:因為都市化的腳步加快我們和大自然的互動減少,可能連蝸牛、螞蟻都沒看過幾次的新世代。世界來得太快太新, 但我們的身體還是渴望自然,可以的話到公園走走吧,上上幾堂植物課、去動物園走在森林公園內。
和他人連結
著迷於網路或電玩, 有時候是渴望和他人有連結。可以找些親子互動的活動無論是一起玩桌遊、露營、野餐、出遊或是替孩子報名參加實體的,例如童軍活動讓孩子遠離網路、遠離憂鬱就是增加人與人之間的活動。
我們永遠是群居、社會性很強的動物。 我們無法遠離別人。 我們永遠渴望和他人連結。
作者:陳璿丞醫師 文章出處:析心事務所
更多太報報導
職場讓我好過勞、充滿壓力該怎麼辦?精神科醫師來回答
精神科醫師回首台大歲月:大學不過是人生的一瞬,跑不贏別人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