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學者示警隱沒帶百年一震「快輪到台北」 氣象局:只作參考就好

    2020-12-11 12:28 / 作者 洪采姍

    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教授教授李錫堤在臉書發文表示,昨晚地震是菲律賓海板塊從花蓮外海隱沒到歐亞板塊底下,稱作隱沒板塊內部型地震,愈往北愈深,到宜蘭、台北深度就到70到80公里。




    李錫堤說,1909年台北也發生類似地震,規模達7.3,震央在現今的新北市中和,民眾現在應該要關心大型板塊隱沒型地震,周期是百年一次,1909年之前再上一次是1815年、震央在台北跟宜蘭一帶。今年是2020年,台北、宜蘭地區要留意可能又有類似狀況發生,屆時台北地區震度可能會超過5。





    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強調,地震無法預測。(圖/氣象局提供)



    氣象局:專家提醒無科學證據



    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今上午在記者會說明,昨晚強震發生後,規模大於4的有感餘震3次、規模小於4的無感餘震8次,本次地震序列主因是板塊隱沒,就往年資料來看,接近宜蘭的區域,菲律賓海板塊西緣地震發生相當頻繁,2000年至今規模超過6的有23次,平均一年一次,昨晚規模6.7排第三。



    對於李錫堤的說法,陳國昌回應,「學者這樣的提醒是好的」,但以「百年大震即將發生」而言可能有相當大的差異存在,因為到目前為止,地震無法預測。



    再者,台灣的地震科學觀測史從1897年開始,至今才一百年出頭而已,所以,用久遠的歷史文獻來推斷地震發生,比較沒有科學根據,當然要注意大的地震發生,也要盡量研究或分析、監測哪些地方可能發生地震,但實際上,學者的言論只作為參考。



    至於外界擔憂是否可能再出現百年周期的大地震?陳國昌認為,由於地震的周期範圍都太廣了,有時長達1、2百年,有時也可能提早,但目前科學上是無法預測地震的發生,只能憑藉過去紀錄去推估,學者雖是善意提醒,但民眾不需太過擔心,還是平常做好防震準備為宜。



    更多太報報導

    中天最後一夜/馬英九告洋狀 譴責蔡政府打壓言論自由



    打炒房/房屋交易資訊揭露到「門牌」 登錄不實最高開罰75萬元



     


    洪采姍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