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後,台灣真的能成為雙語國家嗎?2018年蔡政府提出「2030雙語國家」願景,實現「能藉此提升台灣英語能力,以及國家競爭力」兩項目標。
近日教育部與國發會為此編列41億經費,想在明後年推動前瞻計畫。時代力量立委邱顯智質詢兩部會,邱表示,沒有人會反對這兩個目標,但為什麼要組合起來變成推展2030雙語國家,實在「很奇怪」,畢竟外資來台跟租稅、法規等等優惠條件更重要,怎麼會先考慮英語溝通問題?
時代力量立委邱顯智諮詢國發會、教育部兩部會,討論2030雙語國家政策。(圖片翻攝/Facebook_邱顯智)
邱顯智在Facebook分享,國發會提出如果台灣有良好的英語環境,可以吸引外資來台灣,創造本土就業機會,對台灣幫助很大。他則認為,想吸引外資來台灣,應該提供租稅、法規、人力資源成本、能源等條件鬆綁才對,「怎麼會先考慮英語溝通問題呢?」
教育部則是在中小學、大學各自推展不同計畫。中小學生英語課將改成全英語授課,藝術、體育等副科開始採英語教學,達到沉浸式教學目的。
2030年將大量提升校園英語化,包括全英文教學。(圖片來源/unsplash)
大學則是規劃2030年有「四所雙語大專院校」,規定未來博士班90%英語授課、碩士班70%、大學部50%。除此之外,教育部挑選法律學院,實驗系所全面英語化。
邱顯智認為,教育部決定欠缺考量,他寫道:「人文社會科學、法律政治這一類需要大量參照社會脈絡的學科,用英語授課,還能保留多少用母語才能傳達的細節。」他進一步分享,許多大學教師用英語授課,但整節課變成「大家說英語」,大大阻擾專業知識傳遞。
他期待政府不要再自欺欺人:「說穿了,2030雙語國家,就是用學全民英語來緩解台灣的競爭力焦慮。要提升台灣的競爭力,要讓外國友人、企業走進來,要讓台灣人走出去,英語絕對不是唯一解。讓各級教育現場充斥著大家都在說英語的榮景,更不會提升國家的競爭力。」
政治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教授何萬順表示,「2030雙語國家」的願景和口號透露中英雙語的位階將高於其他語言,他也在《鏡周刊》的「語言好好玩」單元分享:「英語很重要,但並不是對每個人都重要,每個人應該依照自己的需求、價值判斷來選擇自己適合、學習的語言。人生中的選擇太多了,語言只是其中之一。每個人應該自行決定英語能力(甚至是其他語言)究竟有多重要,才是學好任何事物的最佳態度。」
實踐大學應用外語系教授陳超明則認為,雙語是一種國際趨勢,他也支持政府推動雙語國家政策,「但是這項政策不能只是在教育體制打轉」,想要達成政府制定的目標,不能只提升語言溝通,還要有國際化心態的準備,以目前的雙語教育規劃來說,膚淺且不實用。
更多太報報導
派對酒喝完竟喝「酒精洗手液」 俄羅斯三人當場死亡、兩人昏迷
用人命換來的《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彭婉如逝世24周年,台灣改變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