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是壞毛病呢?因為這些書經常是「買了」但沒時間認真讀,甚至還有好幾本暢銷書,我自己忘記已經買過了,還重複買好幾本。 舊的書籍還沒消化完,新的又一直來,越買越多、越囤越多⋯⋯彷彿「買到等於讀到」!
但事實上是越來越瘦的荷包,卻沒有換得知識的增長。
嚴重的是,這些書我也不會好好收在書架上,非擺在視線範圍內不可,堆積如山的書佔滿了整個書桌、地板,好像沒「看見」它們,心就很不安?
(示意圖來源/PIXABAY)
你生活中,是不是也會出現類似的「囤積」毛病?對於某些物品、某些事情,不管有形無形,都抱持高度執念!沒有「塞好、塞滿、塞爆」就不安心?
阿德勒心理學有一個概念,認為人的所有行為、情緒和思想,背後都在滿足無意識下的需求和渴望,因此所有行為都有其意義和目的。
類似這樣「囤積癖」的行為,到底內在滿足了什麼?
仔細想想,在我這幾年生活變得忙碌後,能靜下來好好讀書的時間越來越少,但對知識的渴望與對紙本書籍的熱愛不減,於是替代性的讓自己盡量能搬就搬,然而這樣的行為對於「真正獲得知識」一點幫助也沒有。自以為掌握到知識內容,其實想填補內心焦慮而已。
在這個資訊、物質爆炸的世代,每個人想囤積的東西不盡相同,想滿足的內在渴望也不一樣,有些人努力塞滿衣櫃、有些人努力塞滿行事曆,有些人塞滿通訊軟體的聯絡人。
另一種形式,有人變成「捨不得丟」!捨不得丟掉早已資訊過時的大學課本、捨不得丟掉完全不合身的舊衣服,還有那些⋯⋯捨不得明明已經是垃圾,卻總覺得「說不定哪天會用到」的雜物!
這些行為的共同之處,是在塞好塞滿的人生裡,人們依舊感到失控的不安與焦慮,人們在生活無用之處努力,真正需要填補的主題卻被掩蓋起來,阿德勒稱為「生活雜耍」(side shows),就像我不斷的用「無用的行為」在滿足渴望接近書本的美好初衷,卻越加感到對知識匱乏,越匱乏又越買、形成了可怕的惡性循環。
當然有些人對內在焦慮的滿足,會在對生活有幫助、有益處的面向上努力。而適度的囤積本來就沒有問題,藉由具體的行動或不危害他人的儀式,化解焦慮不安,甚至帶來生活的進步,人際關係上的幫助,那都很美好!但真正的問題發生當在這些行為變成「過度囤積」,這些越塞越滿的行為,造成生活品質的破壞、人際互動的困擾,那就是危害了!
如果你也有囤積物品、捨不得丟東西的習慣?不論是捨不得丟掉的萬年衣櫃,還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旅遊鑰匙圈,不妨問問自己,你喜歡的,是東西本身?還是只是害怕失去?若能分辨清楚自己在囤積的到底是什麼樣的內在滿足,量力而為,確保這些行為不會造成對自己或他人的干擾,並且轉為生活的有益面向上,才有可能停下無意義的蒐集,終止惡性循環。
放手,才能空出手來抓住更重要的!
(本文為合作專欄,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更多太報報導
大學生的煩惱不都是無病呻吟?會這樣說的大人,別忘了你也曾經是個孩子
成為任何「不是原本的我」的樣子,真的能解決你的痛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