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幸的是,在經過立委王婉諭的質詢,這個議題受到了關注,並在范雲辦公室的監督下,目前將測驗及遊戲全面下架檢視。
但我們若重新審視「iLove戀愛時光地圖」這個網站,會發現其實不只這個測驗,包括許多文章,都存在著各種問題。
首先是在「達人說」的性知識大考驗解盤裡,將性定義為愛的極致表現,並且在立場上明顯傾向必須要有「歸屬感」等才是完整的性,這個還可以說是個人立場的展現,但下面這段,就完全是錯誤的衛教知識:
「保險套最初的目的是避孕,全程使用的保護率並非100%。在世界衛生署已知的30種以上的性傳染病中,保險套只能抵抗14種。常見的人類乳突狀病毒(HPV)甚至能直接穿透保險套。全程使用保險套對人體免疫病毒(HIV)的防禦率只有7成左右。真正安全的性行為是在有長期承諾前提下的單一性伴侶或守貞。」
iLove戀愛時光地圖存在錯誤衛教資訊。(圖片來源/iLove戀愛時光地圖)
首先,這篇文章沒有任何這些數據來源的出處,在網友協助之下,我猜測他指的是Pinkerton和Abramson兩位學者的〈Effectiveness of condoms in preventing HIV transmission〉,但在該文章最後提到,只要全程使用保險套且沒有錯誤使用,保險套對於有90-95%防禦率。
當然確實保險套並沒有辦法隔絕所有性病,依照美國CDC中關於HPV的資料也顯示保險套沒有覆蓋的地方,有時候性交也會接觸到,所以仍然會有感染的風險,而不是因為病毒可以「穿越」保險套,也因此最有效預防HPV感染的方法是注射疫苗或是定期進行HPV的簡單,不是單一性伴侶或守貞,因為即使是單一性伴侶,你也有可能感染HPV。
這些對於愛滋跟性傳染疾病錯誤的知識,就這樣堂而皇之地放在教育部情感教育的網站裡面,實在讓人瞠目結舌。
這些錯誤的資訊,可能會造成在性病防治上錯誤的預期,例如說認為自己單一性伴侶就不需要進行子宮頸癌的抹片檢查,而錯過疾病最早的治療時機。
我能夠理解網站乃至於專案執行者有他自己的立場,例如也同樣是達人說的「迷戀與真愛」中就引用了「愛家網站」的一篇文章,我們點進愛家網站,不意外地又看見了熟悉的面孔:
「愛家成立於 1977 年,旨在幫助堅固和鼓勵父母按照聖經所教導的關於上帝對家庭的計劃為基礎來建立家庭。吉姆戴利在 2007 年接任杜布森博士成為愛家現任總裁。」
我認為所有宗教都有信仰的自由,但教育基本法早已明定教育是宗教中立了,而這幾年宗教進入校園也一直都是重要的議題,學校不應該為特定宗教立場進行宣傳,更不用提在用來作為情感教育資源的網站上,出現特定宗教在家庭及情感的立場,濫用國家的資源來為特定宗教的立場背書,並且散播了許多錯誤的資訊。
iLove戀愛時光地圖上含有特定宗教立場文章。(圖片來源/iLove戀愛時光地圖粉絲專頁)
沒有人反對守貞或反對「家庭」,是否要守貞或成立家庭跟是否要與人發生關係、是否要獨身一樣,是個人的選擇,情感教育及性教育要做的事情是讓學生了解所有可能的選項以及這些選項可能導致的狀況,以及面對這些選項所需要的正確知識,還有最重要的,當發生了違反個人意願或是非預期的狀況時,他們有哪些資源可以取得,有哪些人可以求助。
「iLove戀愛時光地圖」是來自家庭教育法中「年輕世代親密關係及婚姻教育強化方案」的一部分,我們若上網搜尋可以看到,這個專案遍布各縣市的家庭教育中心,同時跟「iLove戀愛時光地圖」一樣的網站還有另外兩個:iCoparenting和樂共親職、iMyfamily愛我的家。
而從新聞的搜尋中可以發現也已經開始有教師以這三個i的資源作為情感或家庭教育的教學資源。但,這些網站當中的資訊是否確實,他們資料引用的來源是什麼,都沒有受到任何監督。在討論是喜歡還是愛以前,或許我們應該要先討論的是,在一個使用國家資源成立的情感教育網站上,我們應該呈現什麼樣的資訊。
基本上我覺得守貞絕對可以教,婚前不得同居(在該網頁上大概有兩三篇文章都在討論這件事)也可以教,但教導的方式不應該是透過錯誤的衛教資訊,或是誤讀的研究。
例如在〈下一世代,婚姻不再?〉這篇文章當中引用了美國丹佛大學的學者Stanley, Rhoades及Markman的研究,同樣的網站也沒說是哪一篇,我猜測應該是這篇〈A 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 of Commitment Dynamics in Cohabiting Relationships〉,作者的結論其實是「婚姻前的同居跟婚姻的解消的之間的關係仍然不清楚。」
但在文章當中就直接推演成「婚前有同居經驗者比沒有同居經驗的人,婚姻滿意度較低」,我認為這不僅僅在性別平等或情感教育上不是很好的示範,在品格教育上可能也不是。
作者認為〈下一世代,婚姻不再?〉一文有爭議。(圖片來源/iLove戀愛時光地圖)
無論是守貞或解放,都只是選項之一,作為教育者應該要做的是並陳,當然你可以表達你的立場或你的看法,甚至可以去說服他人,但前提永遠都是,資訊的完整呈現。
※本篇文章書寫感謝網友Cata、王邦立、吳有容、蘇峻霆提供相關知識協助
※目前這個網站包括測驗、遊戲跟達人說部分,立委范雲已聯繫負責單位教育部終身司進行較完整的檢討,但整個網站的立場部分在本篇文章的批判並不會因此改變。謝謝委員快速的反應。
更多太報報導
蔡宜文專欄|不管你覺得他尊不尊重自己,你都要尊重他
蔡宜文專欄|在說出「阿姨我不想努力了」之前,你可能需要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