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會覺得這個問題很愚蠢,你我都不是知名人士,怎麼會有人想要在我們身上動手腳?我原先也是這樣想的,直到我有一個計程司機朋友告訴我他的故事,我才發現這跟錢完全沒有關係。
他才剛開始工作不久、也沒存幾個錢,在網路上面認識一個女孩,聊了一陣子談得很來,按部就班地交往、準備上床,才發現對方其實還有一個分不乾淨的「前男友」,最後也是花錢解決、息事寧人。
後來我們仔細推敲之後才發現,那個「前男友」在意的從來不是這個計程車司機有多少錢,而是看準了他從小孝順父母、愛惜羽毛、害怕衝突等(「前男友」從那女孩口中得知),一定不想把事情鬧大,所以不管賺多賺少,這次「出兵」,穩賺不賠。
每個人都有機會被仙人跳?
被你這麼一說,難不成跟每一個人發展關係,都要兢兢業業、小心翼翼?不全然是如此,其實關係的建立說穿了就是「彼此信任」,信任的建立本來就是從每一天、每一刻的相處當中,慢慢堆疊起來的。換句話說,一個人值不值得信任,就要日常的互動當中來觀察,下面是避免「約會欺騙」(Dating deception)的3個技巧:
仙人跳事件頻傳,每個人都要學著避免自己遇到同樣的狀況。(示意圖來源/PIXABAY)
一般來說人際關係的建立通常會從「一群人」開始互相認識,然後到四五個人、兩三個人,最後才會變成兩兩配對的組合。
然而,時代的變遷,現在我們採用的網路交友,往往都是「直接認識對方」,這個方法並沒有不好,但會有一個盲點在於,對方很可能只會選擇性的呈現他的人格面具(persona),也就是「他想要給你看的那個自己,你對他的了解是「平面」的而不是「立體」的,雖然很可能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情投意合、墜入愛河,但也有可能因為「不了解而在一起、因為了解而分開」。
事實上,研究顯示「網路交友」而成為伴侶的人們,並沒有比「現實生活當中認識對方之後在一起」來得更容易分手,原因是因為,現在大部分的人社群軟體上面的朋友,也是現實生活當中的朋友。換句話說,這些「看似是網友的人」平時也會互動跟聯絡。
因此,在新的時代我們用來評估「從群體到個人」的路線,就是「聊天的頻率」。他要如何從茫茫人海、萍水相逢的朋友圈當中,進入跟你比較要好、甚至可以發展成進一步關係的人呢?你就得衡量他願意花多少時間在你的身上。如果他總是有時候出現有時候消失、或者是聊不到兩句就約你出來,那你可能就要緩一緩,或許這背後案情並不單純。
比起上面這一點更實際的,是讓這個人變得「立體」。換句話說,你要熟悉他的朋友圈、知道他身邊有哪些人,並且「跟他的朋友建立關係」,這裡的建立關係,可以是你們幾個人一起約出來吃飯聚會,也可以是一起去嘗試某一樣活動(例如爬山、旅行),最好是一整天的活動、這樣你比較有機會可以看到他的不同面向,而不是限於「一個晚上」或者是「一個下午」的人格呈現。
另外一種方式是,當你們了解比較深刻之後,也可以和他一對一約會(當然一開始可能是在公開的場合),這裡的重點在於你可以比較他「在朋友面前」和「只在你面前」有什麼不同。如果他有一些隱瞞的事情、或者是情緒起伏比較不穩定,那麼你可能會看到他展現出截然不同的樣子,例如在朋友面前他很大方,但跟你獨處的時候卻變得很小氣等等,甚至有些時候你可以觀察他們之間彼此的互動,是不是蘊含著一些嫉妒或者沒有說出來的情緒。
最後這一點並不是鼓勵你一定要去約炮,而是說倘若你有做這件事情的打算,一種可能的預防措施就是第一次和「未曾謀面」的炮友見面時,可以邀請雙方都帶朋友一起赴約。
這個方法聽起來很瞎,但卻是保護彼此的一個好方法,要是對方說「如果你那麼不信任我就不要約啊!」你可以說這是一種互相保護的機制,並且搬出最近的這則「仙人跳」的新聞,說明你並不是因為不信任而做這件事情,而是「因為要建立彼此的信任」所以才做這件事。
你們可以在外面喝個東西聊聊天之後,兩個人再去「辦事」,重點是你的朋友或者是他的朋友都知道你們即將要做的事情,到時候如果「發生事情」也有證人。
你可能會說,事情發生的時候、慾望整個都燒起來了,哪能夠想那麼多?一般來說,我們的下視丘、杏仁核等等掌管我們的情緒,也是我們在產生各種慾望、跟他人親近、想要進一步「做點什麼」時會開始運作的地方,但人之所以異於其他禽獸,是因為我們多了一個「抑制」的部分,就是所謂的「前額葉」(prefrontal lobe),它在你衝動行為發生的時候,提供一種「煞車系統」,好讓你的「大頭」不會被你的「小頭」控制,讓你可以做出相對理性的決定。
前額葉就像我們身體的許多習慣一樣,都是需要「保養」的,如果你希望在充滿誘惑的社會,千鈞一髮的時刻,它可以跳出來保護你的話,那麼你平常就要「時時勤拂拭」,具體的做法是每天靜坐15-30分鐘,在腦袋出現各種想法的時候,都讓自己回到呼吸上面,增加大腦對於你的思緒、行為的掌控能力。
當你能夠駕馭自己的思緒跟慾望,那麼不論對方是想要仙人跳或是說謊,你就不容易被牽著鼻子走,相反的,你還有機會從險阻當中,全身而退地逃脫。
(本文為合作專欄,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更多太報報導
在說出「阿姨我不想努力了」之前,你可能需要練習...
從「盆栽要剪女人要扁」到性侵犯的「動物性」,他們如何把一切都怪給女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