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部長王毅 8 月訪問德國、法國等歐洲國家,想修補與歐關係,究竟成效如何?歐盟近日公開對中國展示強硬態度,或許是個解答。
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16 日發表年度歐盟盟情咨文,展現對中強硬態度。(圖片來源/截自歐聯委員會官方 Twitter)
中國的「戰狼外交」在歐洲踢鐵板,且蠻橫行徑一覽無遺。
王毅訪歐期間曾暗示挪威,若將諾貝爾獎頒給香港示威者,雙邊關係可能陷冰點;當義大利、法國和德國因港版國安法對中國抱尖銳質疑時,王毅一再強硬表示香港是中國內部事務,和中國政府在新疆壓迫穆斯林一樣,皆不容外界置喙;而王毅對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Milos Vystrcil)訪台時的威脅言論,「將為短視行為和政治投機付出沉重代價」,更讓歐洲掀起極大反彈。
因此,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16 日發表年度歐盟盟情咨文,公開譴責發生在香港及新疆的侵犯人權行為,宣布歐盟將推出歐版的《馬尼次基法》(Magnitsky Act),以制裁侵犯人權者。她同時點出:「中國是談判夥伴、經濟競爭者和體制競爭對手(systemic rival)。」
除了人權議題,歐盟也對中國在經貿承諾不實面相感到不滿。長久以來,中國屢屢承諾的「互惠開放市場」至今尚未實現。歐盟原以為能與中國和睦做生意,中國做法卻是推「一帶一路」撒幣外交政策,讓部分受惠於中國的歐洲國會阻擋歐盟批評中國人權問題,歐盟進而更加分裂。
《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近日以「隨著歐洲對中國的懷疑日益加劇,反而讓台灣露出一線曙光」為題,分析在歐中關係轉變之際,歐洲看待台灣的態度也有所轉圜。
報導指出當中最鮮明的例子,就是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訪台後遭中國威脅,德法等國挺身捍衛捷克。
歐洲外交關係協會(ECFR)亞洲計畫主任歐特爾(Janka Oertel)對此表示,過去數十年來當捷克被修理時,德國與其他歐洲國認為該保持沉默,但這次歐洲展現相當程度的團結。」
中國在外交上的跋扈態度,也是促使歐洲改變的原因。中國持續壓縮台灣國際空間,例如讓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歐盟通常對此保持沉默;但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台灣成功抗疫,反觀中國被控壓住武漢爆發疫情消息,導致病毒傳播全球,因而讓歐盟對台灣刮目相看。
法國智庫 Institut Montaigne 的亞洲議題專家杜懋之(Mathieu Duchatel)則表示:「以往歐洲媒體從未有這麼多關於台灣的討論,這場危機讓台灣受到極大注目。有關台灣的討論則令人驚訝,不是針對兩岸關係和安全議題,而是台灣能處理如此重大的公共衛生危機,堪稱有效民主治理的成功典範,這也為台灣開創了空間。」
更多太報報導
美中再過招/WTO 裁定美國對中國開貿易戰「違反規則」,但川普早就留後路
讓 5 萬個學生落淚的老師!大叔推「淚活」療法,用畫面打破日本「哭泣恥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