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管理學家巴納德(C. L. Barnard)曾言:「領導者的業績不在於個人幹了多少,而在於能否把全體成員積極性調動起來。」疫情當前,全球經濟成長率大幅下修6個百分點,臺灣GDP也從去年的正1.9%衰退至負4%。面對景氣寒冬,政府除了在貨幣政策上,透過「調降利率」、「公開買回債券」、「降低存款準備率」等量化寬鬆方式,鼓勵投資、促使熱錢流入市場;面對民眾,也得生出對應的財政政策,去鼓勵民眾消費、擴大內需。
但在財政政策上,我們得先區分「紓困」與「振興經濟」的不同。紓困是指協助因疫情而有經營困難的企業度過寒冬,或協助短期資金短絀的民眾撐過這個時期。這時多用「現金」、「貸款降息」、「所得稅延後繳納或減免」等方式紓困。我們可以發現它幾乎都環繞著現金,因為有現金,廠商才能支付租金、水電與員工薪水,同時也可以避免債務違約等可能導致倒閉的事件;民眾也能保有現金支應民生消費所需。而振興經濟則不同,它的目的不在於幫助企業或民眾擁有現金,反而是以誘使民眾拿錢消費、擴大內需、推動景氣正向循環為目的。
那麼,目前各政黨所爭執要發現金、消費券、酷碰券的到底是什麼項目?顯然是關注民眾願不願意增加消費,也就是振興經濟的部份。
Image by Igor Ovsyannykov from Pixabay
讓我們回顧2009年馬前總統任內所發放的消費券,當時因應金融海嘯,政府舉債858億元,發放全國每人3600元新臺幣的消費券,不可找零且限期一定期限使用完畢。然而,當時卻因為沒有限制消費項目,而導致消費券有6~7成用以購買民生消費物品(如白米、尿布、衛生紙,這些就算不發消費券你也會買的東西)。這樣的高替代率,使得消費券的投入僅增加GDP約363億元。這樣舉債八百多億,卻僅增加三百多億的振興政策,不但無法曰之成功,更可說是債留子孫。
「對比政府將推出的『酷碰券』,要先消費4千元,才能獲得1千元的回饋。跟發現金相比,哪種方式較能實際幫助民眾?隨便問一個路人就可得到答案。」當筆者看到馬前總統辦公室此般發言,著實莞爾,發放消費券的問題在2009年便已顯現,更遑論發放現金。現金若用於紓困合情合理,正如當前政府已宣布針對觀光業補償營運損失、對運輸業補貼司機收入等。但振興經濟若是發放現金,就會導致廣大民眾把現金留在錢包、存放銀行而不花用,不就等於政府大撒幣,卻換不來一點景氣成長嗎?
對於民眾而言,發放現金是再爽不過的事,但執政者要看的不是民眾爽不爽而已,要審慎思考的是如何將振興經濟的運作法則設計妥適,才不會花了大錢,卻效益不彰。
經濟學概論第一堂課,教授一定會告訴我們兩個經濟學模型的假設前提:
人都是理性的。
在一切條件不變之下。
但現實中,不可能人人理性,人民的消費習慣跟傾向,會隨著當前的情勢不同而轉變,我們都知道政府發放現金乃至於各種券,理論上都能增加需求、刺激消費,如果政府在疫情尚未結束就貿然發放酷碰券振興經濟,那麼很有可能重蹈2009年多數民眾選擇拿消費券去買民生必需物品的經驗,畢竟,在生活尚未穩定前,大多數的民眾不會去旅遊、買包、買車等高價品,那麼就無法達到振興經濟的目的!因此,我認為勢必得等到疫情褪去,民眾有條件出門時,才能啟動振興方案,大家耐心等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