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2018)縣市長競選期間開始,現任高雄市長韓國瑜已儼然成為全台灣最受歡迎的政治人物。韓國瑜的高人氣,很快地為他帶來很多粉絲(稱為「韓粉」),每天無時無刻的追蹤著韓總的一舉一動。
韓國瑜的旋風,除了在台灣之外,更可以說是燒到地球另一端的美國,近期韓市長來到美國進行參訪活動的時候,就有許多居住在美國當地的華僑變身韓粉、如影隨形,自動自發地為韓加油打氣。隨著「韓流」發酵,支持韓國瑜的粉絲頁面,更如雨後春筍般地在各大社群媒體中出現,讓許多喜歡韓國瑜的粉絲們,能更快速的分享韓總的資訊,以及生活中的一舉一動。
高雄市長韓國瑜。(圖片來源/韓國瑜官方Facebook)
然而,韓粉的出現,以及他們看似瘋狂的舉動,讓許多人疑惑:為何群眾能夠為自己所喜愛的公眾人物,做出許多平常不會做,不合常理的事情?
舉例而言,在美國的一場造勢活動中,幾位韓粉就公然的在攝影鏡頭前面,大口的啃下了冷凍包子,雖然包子還未退冰,但韓粉不約而同的露出了好吃的表情,面對記者大讚包子「好吃」!
除此之外,台大和政大的學生,因為中天過量的報導韓國瑜的新聞,而發起了不同形式的拒看行動,也激起韓粉激烈的回應,在社團公告「所有台大的學生,不管畢業或是還在學,一律拒絕加封鎖」,然而許多韓粉本身也是這兩個學校畢業的,讓這些人不知如何適從。(同場加映:中天變韓天被罰百萬元──是合理處罰,還是箝制言論自由?)
韓流的風潮,似乎也能消弭社會上的衝突,例如新聞指出,有兩位韓粉,即使在參加造勢活動的路上出了車禍,但也因為對方都是「韓粉」隨即當場和解不計較。
最後,更有韓粉願意為了勸進韓,來參選總統,願意暫時放棄工作,到市府四維中心靜坐絕食,不吃不睡只喝水,只為了等到韓國瑜的一個回覆(是否要選總統)。
(圖片來源/韓國瑜官方Facebook)
雖然韓粉做了這麼多外人看似不理性的行為,但許多韓粉看起來是自願自發做這些事的,並且甘之如飴。究竟為何,對政治人物的支持,竟然可以讓群眾做出許多不理性的行動?
針對這個問題,現有的社會心理學的理論,可以協助我們了解這個現象。有位著名的心理學家,理查,韋斯曼,在一本他的著作裡(Paranormality。台灣翻譯為:怪咖心理學),更是對於不理性的群眾行為以及其動機作了深入的研究。1
我們根據並援引此著作裡面所提到的「民眾不理性行為所仰賴的心理媒介」,來初探分析近來的韓流現象:
心理學研究裡面有一個概念,稱作「登門檻效應」(foot in the door effect),用在行銷上又稱為「得寸進尺法」,或者最簡單的理解就是「軟土深掘」。心理學家透過實驗發現,只要你能夠讓對方答應你的一個小請求,之後將會大幅提升再度答應對方請求的可能性。
在一個著名的案例,研究者發現,只要研究人員,詢問住家願不願意在院子裡豎立「當個安全駕駛」 的小告示時,幾乎每一家都答應了。過了一段時間之後,當研究人員再次來訪,問這些答應的人是不是願意換上一個超大的告示牌時,竟然百分之75% 以上的居民都答應了。
這個超大告示牌其實對於民眾而言是很不方便且有礙美觀的(所以,當研究者直接詢問能不能直接掛這個超大的告示牌時,大部分人都是直接回絕),然而,卻因為許多民眾已經先答應了小的請求,軟土深掘,之後對於這個不方便的請求幾乎都會接受。2
在韓流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類似的邏輯。韓國瑜初期在競選的時候,提出了兩個口號: 「高雄又老又窮!」與「韓國瑜幫(北漂青年)回家!」,雖然在部分人認為這是醜化高雄的說法,但不可諱言的,韓國瑜發揮了他的個人魅力,把高雄既有的問題講成了大毛病,讓許多民眾開始逐漸相信,或許他真的可以帶給高雄市一個新的未來。於是,當許多選民已經開始相信或願意給韓國瑜一個機會的時候,登門檻效應就逐漸發酵。
所以,即使後來在競選期間,韓提出許多許多近似可笑、誇張不可行的政策,例如愛情摩天輪,以及在太平島挖石油,但因為支持者之前已經決定支持或給韓機會,因此就不會對韓的承諾的真偽做檢驗。久而久之,當韓繼續提出一些天方夜譚的說詞之後,韓粉也覺得相對合理可行。(同場加映:他是賣菜郎?小紅帽? 2019韓國瑜發大財語錄)
藍委蔣萬安曾脫口而出「支持韓國瑜不理性」。(圖片來源/沃草國會無雙)
我們在韓流現象中,也可以看到所謂的從眾心理效應,或者是所謂的三人成虎,人云亦云效應。
心理學家做過實驗發現,當受試者身邊的多數人(五至六位),對於實驗者詢問的問題故意給予錯誤的答案的時候,實驗受試者(即使知道答案是錯誤的),幾乎無法避免的,也會收到群眾壓力,跟著回答那個顯然錯誤的答案。3
我們在觀察韓粉的舉動也常發現,在韓粉的封閉性群組中,少數狂熱韓粉不間斷的貼文帶風向,對韓本人及其家庭成員歌功頌德,建立對他們的個人崇拜,將韓國瑜塑造成台灣百年難得一見的政治奇才,是解決台灣困境的希望。除此對韓國瑜極盡吹捧之外,韓粉也對其政治上的競爭者作人身攻擊(甚至包括同黨內的其他政治人物),以重複性攻詰抺黑,挑起對其它政治對手強烈的仇恨。
最後,對於提出不同看法的群組成員(或者是比較溫和的韓粉),除了用猛烈的言語辱罵之外,韓粉更常懷疑這些人是否是來自於其他陣營潛伏者,有時候未加查詢就將人踢出群組。這些方式,都是韓粉用來鞏固韓粉思想,並使韓粉不敢有不同于鐡韓粉的想法,塑造了一言堂的氛圍。
另外一個鞏固並加深韓粉支持的方式,是透過不斷宣傳韓國瑜的超強執政能力。許多韓粉對於韓總上台的政績,例如到中國簽署了備忘錄,以及將道路上的坑洞鋪平,都透過媒體、網路飽和轟炸,塑造韓有神力的印象,只有他可以完成其它人不能完成的任務。這些「奇蹟」更讓韓粉們認為自己沒有看錯人,也更加深對韓國瑜的支持。(同場加映:韓國瑜與中國的52億採購訂單,是包著糖衣的政治毒藥?)
(圖片來源/「韓國瑜國際粉絲後援會」Facebook)
然而,雖然韓國瑜完成了上面兩項政績,但更明顯的是,他選舉時所提出了大部分承諾,例如全台首富、太平島挖石油、10年人口500萬人、愛情產業鏈、愛情摩天輪、路平、賭場、低價醫療觀光、北漂青年返鄉、老青共住、開放中資買房、賽馬場等政策,幾乎全都沒有完成。
雖然韓主動出來承認其選舉承諾多無法兌現,然而,韓粉卻好像是視而不見,認為韓上任之後,「高雄市成了華人關注最高的城市」、「高雄市民變快樂了」,認為自己還是做出了最好的選擇。
在心理學裡面,對於這種堅信自己的想法,而忽略其他相反的證據,有一個專有的詞彙,稱作「動機推理」(motivated reasoning)4,這個心理機制讓人類能夠在面對大量相反證據時繼續維持原有信念的機制。人類常常會犯下動機推理的錯誤的主要原因是,當我們遇到相反證據的時候,心中會產生一個「認知不同」(Cognitive dissonance)的感覺5,而這樣的感覺會令人不舒服,所以,當人類接收到訊息與我們的認知不一樣的時候,我們很容易來忽略和懷疑它,以保持「我們是對的」這個良好感覺的認知平衡,但此時就會犯下動機推理的錯誤。
所以,即使有許多明顯的證據顯示,韓並沒有像韓粉認為得如此全能,但韓粉為了證明自己沒有看錯人,作了錯誤的選擇,只能趕緊找尋並接受韓政見跳票的外在理由,如執政黨杯葛、或市長權力不夠大,來維持自己的認知平衡。
總結來說,雖然有些人對於韓流的出現,認為是一個奇蹟,但其實現有的心理學理論,可以有效的幫助我們了解這個現象的出現:
韓國瑜以直白,接地氣的語言很快的能和群眾打成一片,讓民眾對其接下來天馬行空的政策都有所預期;接著再依靠媒體以及「網軍」(此處廣泛指涉自願的支持者,並不侷限在公關公司宣傳手段)的推波助瀾,將韓國瑜的部分施政成績宣揚成前所未有的奇蹟;最後,在支持者社群內,嚴格控管任何反對與質疑韓國瑜的聲浪,以達成一言堂的情況,結果就是一個能不斷自我強化的、自我辯護的「韓粉群體」。
韓粉的出現,讓民眾對平常無感的政治又熱絡了起來,也願意花更多時間關心公眾事務。對於不是韓粉的人,這樣的現象也給予很多學習的機會,了解這四個心理媒介,是解析這個現象的一個開始。
(同場加映:韓流VS台風!韓國瑜、郭台銘誰是「藍營救世主」 專家點出隱藏關鍵)
《菜市場政治學》編者延伸補充:
其實社會科學裡面所說的「理性」跟一般人平常說的理性是不太一樣的。主張「理性選擇」(rational choice)理論的社會科學家們認為,人們只會去做對自己有好處,也就是效用(utility)為正的事,如果效用小於付出的成本(cost),人們就不會去做。簡單來說,只要人們可以對自己的選擇偏好做排序、排序之間彼此不矛盾、然後選擇效用最大的那一個選項,就叫做理性。參考菜市場文:為什麼參加社會運動?有什麼意義?
從這個定義來看,「韓粉」當然是理性的,因為他們覺得支持韓國瑜對他們來說是最開心、效用最高(不管這樣的偏好是怎麼形成的,都不影響到判斷他們理性與否)。然而,一般人口中的「理性」意義似乎比較偏向:有禮貌,不要「偏激」(但其實偏激與否的定義也常是自己的定義),最好是要合乎大眾想法,守規矩等等,跟學術上的定義不太一樣。
備註
1. Richard Wiseman. 2011. Paranormality: Why We See What Isn’t There. London: Macmillan.
2. Jonathan L Freedman, and Scott C. Fraser. 1966. “Compliance without Pressure: The Foot-in-the-Door Techniqu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 (2): 195-202
3. Solomon E. Asch. 1956. “Studies of Independence and Conformity: I. A Minority of One against a Unanimous Majority.” Psychological Monographs: General and Applied 70 (146).
4. Ziva Kunda. 1990. “The Case for Motivated Reason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8 (3): 480-498.
5. 也可理解成「認知不協調」。參考:Leon Festinger. 1957. A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Vol. 2.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作者:吳冠昇(普度大學政治系博士生)
文章出處:菜市場政治學(原文標題:用心理學理論來解釋韓流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