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歸納這次地震倒塌建物有3個共同點,其中之一是1樓受損。圖為天王星大樓。花蓮縣政府提供
花蓮4月3日發生規模7.2地震,日媒採訪小組歸納這次地震倒塌建物有3個共同點,其中之一是1樓受損。日本專家表示,1樓是承受地震力量最多的地方,牆壁較少就成為耐震弱點。
日本朝日電視台報導,倒塌建物擁有3個共同點,首先是同屬舊耐震標準。天王星大樓其實在2018年的地震就已受損,根據當時拍攝的照片,可以看到1樓的柱子跟3樓的牆壁都有損傷。
花蓮縣政府建設處長鄧子榆受訪時說,雖然損傷部分經過修繕可供一般使用,但並沒有進行符合新耐震標準的補強。
另外一棟倒塌的建物,同屬舊耐震標準。
第2個共同點是都位於斷層帶上。建築技師表示,位於斷層上的建物嚴重受損。從地圖上來看,這次花蓮地震與2018年花蓮地震嚴重受損的建物,全數都集中在靠近斷層的位置。
第3個共同點是1樓受損。這次花蓮地震倒塌的兩棟建物,其1樓部分都嚴重受損。
報導中以早餐店所在的倒塌建物為例,說明這棟建物面對馬路側的一樓牆壁很少。早餐店老闆說,「這房子30幾年,我們也沒有動」。
日本東北大學災害科學國際研究所教授五十子幸樹,在看完花蓮這家早餐店所在大樓倒塌影片後說,地震能量集中在結構弱的地方,一旦損傷累積就會因無法承載重量而倒塌,「特別是一樓牆壁較少的話,可以說易成為耐震上的弱點」。
五十子利用模型模擬地震發生對7樓建物帶來的影響。首先是將建物模型1樓全部加上牆壁,即使強烈晃動也不會倒塌;但只要將4面牆拿掉其中2面的話,可以看到建物立即倒塌,而且會往沒有牆壁的方向倒塌。
如果把建物模型1樓4面牆壁全部拿掉,可以看到建物一下子就倒塌。
像這種1樓只有柱子的建物也被稱為「底層架空柱」(pilotis)形式,必須進行適當的耐震補強。日本同樣有很多這種類型的建物,其中有的在2016年熊本大地震時倒塌。
不過,「底層架空柱」建物並非只有缺點,日本2011年發生311大地震時,就被發現這種建物可以耐得住海嘯侵襲。
五十子說,有人認為鑒於這次花蓮地震,日本應該在全國進行建物體檢,「1樓承受最多的地震力量,如果1樓牆壁較少就成為耐震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