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健保調高部分負擔上路逾一年 石崇良:研議將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等檢查納入

    2024-10-24 17:10 / 作者 綜合中心
    健保署長石崇良。陳品佑攝
    健保署實施部份負擔新制去年7月1日上路,至今已滿一年,昨天公布第一年的成效,總計挹注健保收入共約53億元,健保署長石崇良今(10/24)表示,基層門診就醫占比微升,醫院急診輕症比例也下降,對於促進分級醫療、避免急診壅塞有所助益,符合當時推動的目標,另外由於國內醫療檢查檢驗數量明顯成長,也會研議是否將電腦斷層(CT)、核磁共振(MRI)等檢查納入。

    健保署去年7月1日調整健保就醫部分負擔,醫學中心或區域醫院藥費收取上限,由200元調整為300元,醫院開立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第1次調劑比照前開一般藥品處方箋計收部分負擔,第2次以後調劑則維持免收;另醫學中心、區域醫院急診部分負擔各調升為750元及400元。

    石崇良今天出席亞太醫療永續轉型論壇受訪時表示,部分負擔調整有4大成效,首先是基層慢性病就醫增加,透過不同層級醫院部分負擔不同,引導民眾就醫,目前輕症、穩定的慢性病人到基層醫療院所就診比率增加,這就是一個正向的發展。其次就是要節制不必要的用藥,而慢性病處方箋藥費的確也出現下降的情況,雖然降幅不多,但是過去趨勢都是成長,評估仍然是有一定的效果。

    石崇良也表示,此外還有調整急診部分負擔,希望輕症民眾不要到醫學中心,目前看來輕症確實減少。最後是改善付費的公平性及健保財務,部分負擔占醫療費用比率皆較實施前上升。整體部分負擔增加健保收入52.7億元。

    石崇良強調,這是第一年初步成果,接下來會持續觀察後續影響,外界有建議是否也將檢驗檢查的部分一併納入,例如CT、MRI等,健保署會著手研議。但是要思考是否會為了部分負擔收取,反而讓慢性病病人不願意檢查,這是策推動時不樂見的,重點還是在於醫療資源的適當運用。


    綜合中心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