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旬翁大腸癌術後只能靠鼻胃管進食 中醫介入10天順利拔管出院

2024-06-20 12:02 / 作者 胡順惠
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今日召開「中西醫合作治療大腸癌」記者會。胡順惠攝
衛福部近日公布國人去年前十大死因,癌症連續42年暫居榜首,其中大腸癌在男性排名第一、女性排名第三,這幾年多名影視名人包括豬哥亮、賀一航都因此喪命,而3成大腸癌病患治療過程帶來中重度疲倦副作用;中醫師今(6/20)日分享,一名8旬老翁原本大腸癌術後只能靠鼻胃管,中醫介入治療10天,病患順利出院並拔管,中醫可以提供癌症術後輔助治療,減緩病人不適,統計顯示,中醫能讓癌友存活率提升2倍以上。

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今日召開「中西醫合作治療大腸癌」記者會,理事長詹永兆表示,其實中醫輔助西醫治療癌症在健保有專案,針對乳癌、肝癌、肺癌、大腸癌、胃癌、攝護腺癌、口腔癌都有提供出院後加強照護,服務人數累計到今年達1萬4928人,經過照護,病患疲倦、便秘、周邊神經病變都會改善。

林口長庚醫院中醫部部主任黃澤宏指出,為何近年大腸癌人數逐年增加,就連西方醫學都說是受到西化飲食影響,太常吃太刺激、高脂肪、高糖、高鹽食物就容易出現腸胃道疾病,這時透過中醫診治,就能依照病患體質差異進行個別化治療,除了調節還能維持免疫力,中西醫是相輔相成的。

黃澤宏進一步舉例,這幾年從豬哥亮到賀一航,都是近年因大腸癌逝世的影視名人, 癌症病患最困擾的就是治療帶來的疲倦,據統計,大腸癌病人3成以上都會出現中重度疲憊,台中榮總統計,中醫輔助西醫治療,癌症存活率能提升2倍。

馬偕醫院中醫部主任陳光偉則說,以前是名直腸外科醫師,大腸癌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放療、化療、標靶藥物、免疫療法,從手術到化放療之間,術後是中醫介入最好的時機,中醫介入能降低化療的不適感。

臨床實際案例部分,高雄長庚醫院中醫部主任蔡明諺分享,一名81歲老伯伯術後14天因胃腹脹壓迫橫膈膜,需要使用鼻胃管進食,中醫介入6天後症狀改善、10天後順利出院拔掉鼻胃管。

蔡明諺說,還有一名65歲老婦人大腸癌化療後,周邊神經病變,導致不能解鈕扣,甚至連筆都拿不穩,這是治療大腸癌時最擔心見到的狀況,但她因為要參加臨床試驗,不能吃中藥,最後使用針灸也成功改善症狀,中醫介入確實能為病患改善術後不適症狀。
胡順惠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