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復發差點面臨「切蛋危機」 林口長庚用CAR-T保住2童睪丸

2024-05-17 11:27 / 作者 胡順惠
林口長庚團隊今年成功完成兩例兒童CAR-T治療。院方提供
白血病(俗稱血癌)是兒童最常見的癌症,佔兒童癌症的3分之1,但傳統化療治療效果有限,所幸近年來出現CAR-T治療,為病人帶來新希望;林口長庚今(5/17)日發表,今年完成2例兒童CAR-T治療,目前恢復狀況良好。

林口長庚今舉辦記者會分享今年2例兒童CAR-T治療成功案例,林口長庚兒童血液科副部長陳世翔表示,兒童癌症中,白血病每年約增加140至150例左右,佔兒童癌症三分之一,是白血球早期細胞分化過程中大量增生成不正常的白血球就會是白血病,淋巴型白血病約7至8成。

陳世翔指出,急性淋巴型白血病症狀包括不明原因發燒、臉色蒼白、容易有瘀青、淋巴結腫大、腹部腫脹、肢體疼痛、食慾差、疲憊、體重下降,若是骨髓外白血病,就會出現抽筋、腦神經麻痺、陰囊腫脹、睪丸腫大,若同時出現2種就要注意。

林口長庚兒童血液科副部長陳世翔說明。院方提供

陳世翔進一步解釋,所謂的CAR-T細胞,就是每個人身上有保護自己的T細胞,遇到血液循環的白血素細胞,要給T細胞武器CAR(嵌合抗原受體),才能抓到壞細胞;一開始要先做白血球分離術,然後低溫冷藏運送回瑞士,進行基因工程後幫T細胞裝上武器,讓T細胞的量變多,冷凍後再送回台灣,解凍後以類似輸血方式輸回病人身上。

陳世翔分享,林口長庚成功個案分別是一名13歲男童,在8歲就診斷出來,化療結束後出現睪丸腫大,經過骨髓檢查發現微量殘存疾病上升,代表骨髓也即將赴發,後續治療仍需化療及睪丸切除,跟家長討論後,決定使用CAR-T治療;另一名是8歲多的小寶,4歲多發病,化療後8至9個月出現單側睪丸腫大,也是考慮很久決定接受治療 ,兩人均不符合健保資格,因此採自費治療,目前恢復狀況良好。

目前健保給付CAR-T治療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規範,患有難治型、移植後復發、第二次或第二次以上復發的B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且需符合以下條件:年紀25歲以下、為經過兩線標準治療、或經專科醫師判斷確認無法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預期壽命至少3個月以上,且生理機能達一定水準。

林口長庚團隊。院方提供

血液腫瘤科系主任張文震補充,CAR-T治療從美國開始,把無法在治癒淋巴癌白血病又治癒,最近美國有研究證實5年以上繼續存活,且身上沒有重大副作用,這是一個藥物,台灣拿到藥證,醫院變成諾華公司的原料供應商,要把血液抽出,再送到諾華基因改造,讓醫院變成原料供應商。

張文震指出,感謝健保署快速開放CAR-T治療能使用健保給付,據瞭解,現在已經有30位接受給付,因為這是最先進的醫療技術、投入10-20年研究,因此初期費用非常高,以後時間可能會越來越便宜,健保署仍毅然決然開放給付。

兒童血液科主任張從彥則說,美國醫院2013年開始做基因改造治療基因研究,有一位很有名的病患艾蜜莉,每年都會上傳慶生照片,現在已經20歲,讓曾經絕望的家庭找回新希望,2013也剛開始進入醫院實習,很期待這技術能標程標準化治療,如今很榮幸能當成一份子,是很重要的里程碑。

張從彥說,這之間的治療協調相當不容易,包括如何篩選合適病人,願意投入金額、時間,光決定到治療就要1至2個月,還要送出國、送回國,代表需要通關、入關流程,品檢等都相當不容易,讓整個流程順利才能讓病人接受良好治療,且聯絡過程中還是要協助抗癌。
胡順惠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