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保護司針對個資隱蔽回應。資料圖。陳品佑攝
新北市國中生割頸案震驚全台,不過事件爆發後,因為兒少法規定導致報導無法透露具體校名,也讓律師質疑這法條「到底在保護誰」,害更多不知情家長繼續將孩子送入虎口;衛福部保護司司長張秀鴛今(12/28)日回應,揭露學校、班級訊息跟案件偵查無關,揭露反而會引起更多家長恐慌。
割頸案引發全國譁然,律師林智群昨日在臉書表示,因為兒少法的規定,讓報導都不能透露相關資訊,包括發生意外的學校名稱,但這樣做可能導致很多不知情的家長繼續將孩子送入「虎口」,法條矯枉過正,「到底是保護誰?」。
張秀鴛今日接受媒體聯訪表示,割頸案目前已進入司法調查,揭露學校、班級訊息跟案件偵查沒有關係,揭露之後反而會影響學生的受教權、引發家長恐慌,對案件沒有任何幫助,反而會更多漣漪效應、寒蟬效應。
張秀鴛進一步說明,割頸案的被害者與加害者都未滿18歲,都是兒少法保護的範圍,法條中要保護兒少隱私部分都有寫,為刑事案件、少年保護事件之當事人或被害人,不是不能報導,而是報導時不得報導或記載其姓名或其他足以識別身分的資訊。
張秀鴛指出,現在大家都在情緒上,家長擔心可以理解,但仍要呼籲社會應對被害家庭或加害家庭給予更多協助,而非去潑糞、抹黑甚至製造恐慌,應把事件交由司法處理較好,大家也能思考怎樣保護沒有受到保護的孩子,審視還有沒有哪些需要緊密合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