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肆虐下,同島一命,團結抗疫。大家都不能趴趴走,何妨利用防疫期間,居家訓練小孩收拾家務,透過家長陪伴,全家齊心,發揮家務分工的功能,也是居家自學的一項收穫。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的格蘭特研究(Grant Study),成功的人除了聰明,通常還有恆久的毅力、做事有方法這兩項特質,而越早做家務的孩子,除了訓練自律自理的能力,長大後也越容易成功。
小媛是個細心的女孩,我注意到她,是因為每次上完課,當大家都離開教室時,她總是留下來,耐心清理,她告訴我,家裡有四個小孩,身為清潔工的母親,經常帶著四個小孩,挨家挨戶去打掃整理,她們從小耳濡目染,不只對於居家環境的乾淨很重視,也培養整理空間的耐心,小小年紀,每次到業主的家,都廣獲好評,甚至會收到額外獎勵,並被業主當作小孩教養的典範。
家庭就像一個公司,父母就是CEO。「全家一起做家事,讓做家事變成幸福的事,透過生活訓練,家事分工,就是美好的起點。」
大家在家務公司中,各司其職,同心協力,分層負責,補位救援,共享紅利,在工作中,找到共通話題,除了可以聊,怎樣做事情比較有效率,也可以比賽看誰的家務業績比較好,互相學習,就像營造一個幸福的企業般,營造出幸福的家庭。
擔任親職,看似所有時間,因照顧小孩,不斷被分割,轉念一想,如果善用小孩當家務幫手,就像企業老闆雇員工一般,一個小孩一天貢獻24小時,我有三個小孩,一天就可從小幫手身上,多獲得72小時的協助。
雖然養育過程中,不免有哭有笑,但在辛苦付出當中,看著孩子的成長,從做家事的爭寵計較,到相互合作,需要很多時間的醞釀。細數每個小孩的成長,好像回溯父母的童年,人生有「重新修正」的機會,因而看見多元教養的「層次性」,發現小孩參與家務的「可塑性」,等待被挖掘,所以「陪孩子,透過做家事,共創一段家庭時光,營造話題,是家庭中非常可貴的記憶。」
我自己長期的觀察是,小孩做家務後,會比較會珍惜時間,因為他想要早一點玩玩具,當做家事時,時間被擠壓,就要更有效率,動腦筋怎樣可以早一點完成任務,小孩做事更具規劃性和條理性,有更強的內在趨力,領導自己,更能自律和自我要求,建立責任感,培養良好的品格。
我們家從開家庭會議,共同討論分配家事,時間是否合理,專長是否兼顧,份量是否公平,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在大人的引導和陪伴下,幫助孩子做最好的發揮,大人一定要親身示範,採行「先蹲後跳:先女傭,後女王」的策略,媽媽像女傭一般,瞻前顧後,從帶著做,到看著做,然後完全放手,讓孩子自己做,就可以晉身為女王,垂拱而治。
小小孩搭配「做家事口訣」,降低困難程度,2歲小孩,就可以把碗洗得很好,例如洗肚子(碗內側),洗屁股(碗外側),洗頭髮(碗邊緣),像在玩遊戲,只要有達成任務,給予擁抱和讚美,小孩就會不斷進步,到4歲時,可以幫忙挑菜切菜。
幼童時期,靠賺紅利點數,牆上貼視覺提醒卡,換取看卡通的時數,青少年時,獎勵從外在物質性,改成晉身為父母左右手的內在榮譽感,例如幫忙買菜煮菜,學習市場購買清單預算,視不同階段做獎勵,可從外在動力進階到內在驅力,達成訓練。
過程中,要很清楚傳遞的理念:
1.「家事,就是我們家的事,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
2.「家是大家的,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一個家庭,靠媽媽一個人,是撐不起來的。」
每個人做事的方式都可以獲得包容和尊重,孩子可以挑選偏好或擅長的,用自己的方式成功,完成家務,達到績效就好,別忘了肯定付出的孩子,給予正增強獎勵,過程當中,或許有不盡完美,例如地板弄濕,打破碗筷,沒洗乾淨,父母可以陪同收拾,一次比一次進步就好,『做得好不好是其次,讓媽媽看到,你有努力要把事情做好的決心』,是我常跟孩子說的。
從職務輪替信念出發,可以了解到每一個工作的甘苦,「家庭勞務、人人有責」,爸媽是發配工作的工頭,負責幫助孩子,協商彼此要做的工作,依據全家作息表來安排家務,彈性管理家務,例如有為家庭勞務付出的時間,也有個人自由休息時間,在努力之後,沉浸放鬆的樂趣,才能身心平衡。
每日必做工作,如掃地倒垃圾,洗衣服收衣摺衣,煮菜洗碗,整理書籍玩具,可依每個孩子專長,加以分配。到假日時,需要全面大掃除的事務,例如整間房子拖地,洗車,不妨全家固定一個時間,大家一起完成,每個人分樓層或分區域負責,戴上耳機,放點個人喜歡的音樂或頻道,邊工作邊享受放鬆或自學的樂趣,就會很快完成。
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認為,「培養身心健全的人,可以透過體力勞動」。孩子從家務犯錯中,學習動作規畫能力,鍛鍊自律習慣,獨立自理生活起居,建立自信心,成就感和責任感,就是父母送給孩子,一生受用不盡,可以帶著走的生命禮物和幸福存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