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考寫作考「標題」 教師解題:貼近生活引導思考

2024-05-18 20:03 / 作者 鄭惠元
國中會考,新北永平高中考場。廖瑞祥攝
國中教育會考今天(5/18)最後一節考寫作測驗,教育部國文領域教師輔導團解題,為符合108課綱,近年以寫作任務的方式取代訂題,今年以「標題」為資訊,如「包糕粽」、「銅板價」等例,取材結合生活經驗,讓考生從閱讀、思索到產出,表達方式無論是情感抒發或議題論述都不受拘束。

今天是113年國中教育會考首日,各科試題於會考結束後公告,教育部邀請國中教師協助解析會考試題特色。苗栗縣造橋國中校長林孟君說,寫作任務是以圖文並陳的方式提供資訊,今年提供圖表並以「包糕粽」套餐、動漫展銅板價等6個產品文案、社群平台、報章雜誌中常見的標題為例,提供擬定「標題」所需的資訊,讓考生思考標題運用的設計方式、設計的影響、背後反映的現象等,結合生活經驗,寫下觀察與想法,考生可擇一,或就自身生活經驗其他標題為主題。

林孟君也說,相較於以前寫作直接給題目讓學生寫,近年寫作測驗都採寫作任務,從閱讀到寫作、從理解到產出,提供多元觸角,讓學生能選擇擅長的寫作方式來表達觀點,無論是情感抒發或議題論述,尊重考生不同思路及手法。但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必須更深刻,首先要讀懂文章,才能去歸納和寫作,包括寫什麼及如何寫。寫作引導提供充足訊息,考生看到每個問號,如果都可以想一想在問什麼,就可能有更寬廣的思考,進而透過文章展現自我特色。

嘉義縣東石國中教師李育靜指出,今年寫作測驗取材生活化,說明也具脈絡化,貼近學生的能力,透過觀察、思考、探究,並結合文學性,具有多元綜合表達能力。寫作任務以「標題」為資訊,透過不同文案的標題設計,提供寫作訊息,學生要先讀懂引導的文字,再根據引導的提問說明層層推進,可藉此回想自己曾看過的產品特色或事件現象,思考標題背後透露的訊息,寫下觀察的過程,探究並提出自己的想法。
鄭惠元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