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鑒於日本人健康壽命增加 日政府擬將高齡者定義上調5歲、網友看法兩極

    2024-05-24 15:47 / 作者 陳毅龍
    日本擬將高齡者的定義提高5年,從目前的65歲上調至70歲。圖為一位老婦人走過東京巢鴨的商店街。美聯社
    日本政府昨(5/23)召開經濟財政諮詢會議(由首相岸田文雄擔任主席),討論實現健康幸福社會(身心皆被滿足的狀態)的策略。當中有民間議員建議,應該討論將「高齡者的定義」從65歲提高至70歲。對此,社群網路上的網友看法兩極。

    根據《時事通信社》報導,民間議員有鑒於健康壽命不斷增加,關於高齡者的定義,他指出「應該討論將該定義延長5年」,並建議促進全世代的再培訓。

    目前日本政府在計算高齡化比率時,將65歲以上視為高齡者。

    另外,民間議員強調,應當透過改善年輕人的待遇,以及促進女性與高齡者的勞動參加,來確保維持社會安全所需的1%的經濟成長。民間議員呼籲,將必要政策作為「新令和模式」來彙整。

    岸田於會議上強調,「必須得實現任何能都能活躍的高健康幸福社會」。為了使希望工作的人能不問性別與年齡繼續工作,日本政府已表示,考慮將加強再培訓的策略,納入將於6月左右策畫的「骨太方針」內。

    不過,網友對此抱持兩極看法。根據《富士新聞網》報導,大部分為批評的意見,有網友表示「政府又用「健康幸福」之類,意義不明的字眼來愚弄人民了。這單純是要人100年的人生工作到死的談話。長壽藥根本還沒被人開發。老化的現況全然都沒改變……」、「雖說人類的壽命延長了,但這也並非意味著人的勞動年齡增加……。這只是『高齡』的時間拉長而已,能夠工作的年齡未發生改變」、「也就是要我們工作到70歲嗎?用這種年齡工作,如果賺得到能好好生活的薪水的話那就算了,但公司可能不會給我吧」、「所以說30年後,高齡者的定義就要變成100歲」。

    另一方面,也有少數網友表示能夠理解,「既然平均壽命增加了,那我認為上調是當然的」、「由於平均壽命正在增長,因此勞動期間拉長,這是沒辦法的」。當中也有網友希望政府,能多關懷想工作卻無法工作的65歲民眾,「我不反對人們精力充沛地工作到70歲,但我希望政府不要忘了,當人一過65歲,健康狀況不佳而無法工作的人數自然將會增加」。
    陳毅龍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