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半導體產業鏈佔據關鍵位置,重要的核心技術經常都是美國廠持有,但是,美國在晶片製造方面落後亞洲,估計僅有不到12%的晶片在美國生產。台灣的晶片巨頭台積電到美國設廠,填補這一大空白,並有望帶動整體美國晶片供應鏈生態環境的發展。
「美國製造」是前總統川普鼓吹的目標,也是現任總統拜登的施政重點。在他規模527億美元(約1.62兆台幣)的《晶片法案》中,74%的經費、總計390億美元都是用來鼓勵在美國本土設廠製造晶片。這項法案同時也對在美國設置晶片生產線的廠商,提供25%的租稅優惠。
因此,拜登6日親自出席亞利桑那州台積電廠的移機儀式,可說是為他自己的政績畫下一個里程碑。這一次的期中選舉裡,拜登領導的民主黨也在亞利桑那獲得大勝,同時拿下改選的州長以及參議員席位。
晶片已經成為現代生活不可或缺的必要物資,沒有晶片,從洗衣機、汽車到戰鬥機都無法運作。新冠疫情期間造成的供應鏈大亂,使美國車廠因為缺晶片必須停產,二手車價格暴漲。美國第一手親身體會缺晶片的痛苦。因此,保障一定部分的晶片能在美國生產,成為保障美國國家安全的要素。
目前台積電在先進的晶片產製上獨霸90%市佔率。美國一方面幫助台灣繼續抵禦中國可能發動的侵略,一方面也考慮到如此龐大的產能,都暴露在中國的攻擊範圍內,可能要分散產地以分散風險。
歐洲國家對於台海危機可能衝擊全球產業鏈講得更直接,芬蘭總理馬林(Sanna Marin)上月17日曾經表示歐洲「太依賴」台灣的晶片,一旦遇到「危機」,就可能再度遭遇像是新冠疫情與烏克蘭戰爭導致的供應問題。歐盟執委會在10月的會議中也討論,如果台海發生戰爭,科技產業鏈將遭遇嚴重的擾亂。
除了美國,台積電也赴日本設廠,歐盟也正遊說台積電到歐洲設廠。美國這次設立的廠房將是台積電在台灣以外最先進的產線,外界密切關注該廠開工後,會使用幾奈米的製程。目前台積電的初步計畫是先設立5奈米產線,更先進的3奈米將在日後的擴廠中引進。至於最先進的1奈米產線,目前依舊根留台灣,計畫在台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