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人士向彭博新聞透露,隨著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台灣之行引發的緊張局勢加劇,對於現有的台灣進口商品標籤規定,中國正在加大執行力度。
知情人士稱,標有產自「R.O.C.」或「中華民國」字樣的產品將不得進入中國市場。
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表示,中國對台灣進口商品標籤的規定於2015年首次公佈,但直到本週才被嚴格執行。知情人士稱,當前面臨的風險在於,如果公司不按規定更改標籤,其產品將被沒收,不過他們預計,由於公司可能會迅速調整包裝,總體影響目前不會太大。
台灣經濟部的一位官員表示,雖然越來越多的公司本周向台灣當局知會標籤問題,但政府未聞中國海關因相關問題而沒收任何台灣出口產品。記者在工作時間以外致電中國海關總機未獲接聽。
中國本週暫停進口台灣部分魚和水果,理由是自去年以來發現產品農藥殘留超標,以及一些冷凍魚包裝在6月檢出了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建築業用天然砂出口也被禁止。
繼裴洛西不顧北京方面的抗議,成為25年來訪問台灣的最高級別美國官員之後,除了貿易措施外,中國還通過在台灣周邊實施一系列軍事演習和飛彈試射大大強化其軍事存在。週五,中國宣布對裴洛西及其直系親屬實施制裁,取消安排中美兩軍戰區領導通話,進一步加劇了該地區的緊張局勢。
根據星展集團數據,農產品出口僅占台灣去年出口總額的0.6%,同時,中國對台灣砂石出口總額僅略高於100萬美元,表明迄今為止實施的貿易禁令對台灣經濟的影響可能很小。
不過,中國仍是台灣最大的貿易伙伴,2021年雙邊貿易額同比成長26%,達到3,283億美元。根據中國海關數據,台灣對中國的貿易順差相當可觀,達到1,720億美元。雖然北京方面可以通過制裁出口企業來發揮這一優勢,但中國的半導體供應也有賴於台灣。
《日本經濟新聞》週五稍早報導稱,發往蘋果供應商和碩蘇州廠的貨物遭到檢查,以確定是否違反了標籤規定。和碩稱,目前大陸廠區營運一切正常,並無停工或停止出貨之情事。